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留下许多令人称诵的诗作,其中的许多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千古流传。
其实,苏轼还有许多诗词,细细读之,意味深长,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苏轼的十首冷门诗词,见证他的绝世才华。
如梦令·春思
【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
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这首词回忆了雪堂生活,开头,是说作者在雪堂前亲手栽种了许多桃李一类的果树,绿荫丛中,掩映着数不尽的青果。
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
【宋】苏轼
持杯遥劝天边月,
愿月圆无缺。
持杯复更劝花枝,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
持杯月下花前醉,
休问荣枯事。
此欢能有几人知,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们对饮,何问那些兴衰荣辱之事,这样的欢乐有几人能感受得到呢!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宋】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这是苏轼送别好友苏坚归吴时所作。全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宋】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
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杭州诗友的怀念之情。忆人与忆景融汇为一,情深意切,诗意盎然,含蓄蕴藉。
有美堂暴雨
【宋】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
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
倒倾鲛室泻琼瑰。
有美堂,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取的。
菩萨蛮
【宋】苏轼
湿云不动溪桥冷。
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只说“人怜花似旧”,不说花怜人全新;只说“夜深花正寒”,不说夜深人正寒。这种隐喻之笔,是词人描写佳人惯用的手法,值得借鉴。
浣溪沙·渔父
【宋】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宋】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苏轼的词具有多种风格,有的雄奇奔放,由此而创豪放一派;有的婉转多情,并不亚于柳、秦诸家。
初到黄州
【宋】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首诗作于初抵黄州时。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点绛唇·红杏飘香
【宋】苏轼
红杏飘香,
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
一枕伤春绪。归不去。
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思人,卧对残烛,伤春伤别。明知“归不去”,仍然“迷归路”,到底不能忘情。
RECOMMEND
投稿邮箱:3304331669@qq.com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我们。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版权人及时联系。TEL:028-38166877
更多精彩内容请拿起手机微信关注“眉山东坡文化”~
来源:一坛诗
编辑:熊莉
审核: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