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苏东坡》| 官员东坡⑯:王闰之与高太后之死

2020-01-24   眉山东坡文化

文/刘寅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到了元祐八年(1093)新春,汴京城里迎来一片喜庆。自高太后听政以来,七八年间秉持仁宗之志,终于有了点成效。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又刚过了一个大丰年,凋敝的民生渐渐恢复生气。元丰年间,神宗欲恢复北郊的祀典,但未能实现。这会儿旧事重提,苏轼与诸大臣们热议一番,最后胜出了,祀典依他的构想进行。本来是热热闹闹的好时光,然而小人们暗流涌动,终于又卷土重来了。

三月,御史董敦逸、黄庆基连续攻击苏轼,扣个帽子叫“川党复盛”,指责他罗织党羽。还有杭州“法外刺配”当地恶霸,颍州“妄动”官钱救济灾民,写诗所谓“指斥先朝”等等,反正就是无中生有加陈词滥调。黄庆基嘴巴狠毒,说什么“苏轼天资凶险,不顾义理,言伪而辩,行僻而坚……”一连骂了两个多月,上了七个这样的弹章。五月,吕大防和苏辙先后面奏高太后,为苏轼评理。最后,朝廷决定将董敦逸和黄庆基赶出京城,御史中丞李之纯认为这二人诬陷忠良,再给加了一等罪。

苏轼很是烦闷,这样的事他见得太多,也为此遭过太多罪了。虽然风波已过,但他即刻上章,乞求外放越州。就在这坐不得稳,求不得去的时候,八月初一,四十六岁的王闰之病逝了。

“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这是两年前闰之夫人生日时,苏轼为她作下的诗。奇女,便是闰之。三个明珠,指苏迈、苏迨与苏过,形容他们如晋代王文度那样,在母亲膝上撒娇。有人说闰之夫人愚钝,不解诗文,然而这丝毫不妨碍她成为一名伟大的妻子与母亲。乌台诗案之后,她一悔十几年,暗中偷偷地下功夫,与朝云非但没有嫉妒,更是情同姐妹一般。去年中秋,望着天上明月,她信口拈诗,让丈夫大为惊喜。困境时,她勤俭持家,独力支撑着丈夫的生活;富贵时,她处之泰然,完全没有骄奢的情态。苏轼亲撰祭文:“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思乡、丧妻,这份悲凉难以言述。而就在这样的时刻,另一个打击如闪电般袭来。九月初三,距闰之逝世仅32天,高太后去世了,享年62岁。

高太后是被气死的,这气也源于一帮小人。当年神宗病危时,外界风传高太后将立自己另一个儿子岐王赵颢为嗣,而太后公正地说:“神宗自有子,子继父业,份所当然!”随后立了哲宗。其实岐王赵颢远比哲宗更有皇帝风范,若真立了他,或可承继高太后的元祐之治。然而高太后心仁,根本下不了手。

此时的流言传播者,为首的便是章惇,四处风传“哲宗已成人,为何还不亲政,莫非太后有意废帝。”果真要废帝,何须等到此时呢?高太后受了大刺激,终于病倒了。病初,她单独召见右相范纯仁,望这范仲淹的儿子,能尽心辅佐哲宗走上正道,并为她向天下见证自己之于国家的一片苦心。范纯仁应声,泪涕俱下。八月中,病情加重,五位大臣与哲宗立于太后床前。高太后问:“公等试言:九年间曾施私恩与高氏否?”太后听政九年,高氏家族未获丝毫利益,内亲外戚,其境况未进一步。太后再言:“固然,只为至公,一儿一女病且死,皆不得见。”说着,她哭了起来,又定定神,凝视哲宗道:“老身殁后,必多有调戏官家者,宜勿轻信。”再对大臣说:“公等亦宜及早求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

高太后心里是明白的,哲宗不喜欢她,更不会继承她的意志。她劝大臣们“求退”,也是望哲宗放他们一条活路。毕竟是位女性,她仁慈有加,决断不足,只得祈望哲宗能够觉悟,莫听小人谗言。九月初二,最后的时刻,高太后对三位大臣及哲宗说:“粗究心力,区区之心,只欲不坠先烈,措世太平,不知官家知否?相公及天下知否?”而后,气息渐微。

哲宗表情很难看,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他大喝:“大防等出!”吕大防、范纯仁等即刻被赶出去,面面相觑道:“吾等不知死所矣。”

至于苏轼,高太后在病时,早已有了安排:罢礼部尚书任,以两学士充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兵总都管,出知定州军州事。对这位爱卿,高太后再了解不过了,这也是她能为保全苏轼所做的最后努力。然而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毁在大恶人章惇手里。

失去了最爱的亲人,也失去了最大的守护神,苏轼周围的一切急转直下。他的仕途之路也就此逆转,在人生的晚年,踏上了茫茫岭外原。

作者简介:

刘寅,现为眉山市作协会员,眉山日报社编辑,有多篇新闻、散文、纪实文学作品获四川新闻奖、副刊类一等奖、眉山市东坡文艺奖等。《探秘苏东坡》为作者首部纪传体小说。

《探秘苏东坡》

该书从印象东坡、学子东坡、情感东坡、官员东坡、行走东坡、美食东坡和神秘东坡七个角度,探索苏东坡的生命轨迹的真善美的本质和精神。

购书请留言!

坤维上腴 岷峨奥区——眉山:历史人文荟萃之地

行摄眉山 | 从这个视角看眉山,实在太美了!

蒋蓝:张献忠身世及形象演变史

苏东坡:人生浮沉,最在意的还是一个“情”

人物 | 李俊贤:眉山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秘眉山码头•岷江篇| 从岷江说开去

探秘眉山码头•岷江篇| 眉山老城的码头记忆

投稿邮箱:3304331669@qq.com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我们。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版权人及时联系。TEL:028-38166877

END

来源:东坡文化网记者 刘寅

编辑:熊莉

审核: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