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合肥·登科录》中的舒城人,十一进士籍贯存疑?

2019-06-23   出外龙舒人

作者:鲁胜宝、束文杰(整理)

近日闲情,随手翻阅鲁胜宝老师编著的《合肥·登科录》,忽而发现许多熟悉的名字,他们大多曾出现在明清舒城县志中。因为各类史料的不同结论,这些名字的籍贯上出现了多处地名。《合肥·登科录》中,籍贯存疑问题涉及舒城县的进士有十三名,举人九名(不含部分进士);其中王之道(缺少佐证史料)、曹松(舒州人而非舒城),笔者斟酌不作载录。其他进士、举人资料整理如下:

《合肥·登科录》书影(摄影 | 束文杰)

祝渊

祝渊,字季深,直隶合肥人(一作舒城人)。明太祖洪武二十年( 1387)丁卯科举人,二十一年(1388)成辰科进士,三甲第50名,任亨泰榜。邑经兵燹之后,民不知学,祝渊资性英发,弱冠登第,授兵部主事,以能文称于同辈。永乐间,蜀王之国选为祠官,王甚器重,题其书室曰“芝兰轩”,大学士刘三吾记其事。后出任龙游县知县,邑志称其为人宅心分明,持己廉洁,多有惠政。在任期间,兴办县学,劝农生产,修复旧时文物,均深得民心。升任国子监丞,官至兵部主事,后致仕,卒,祀乡贤。元孙武忠,忠子挺,生崇祯末岁,贡生,与汝孝皆守时书。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书影(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

《康熙志》《嘉庆·庐州府志·文苑》《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作“舒城人”。《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上)》误作“祀渊”。

祝富

祝富,字尧臣,祝渊之孙。祝富博学工诗,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丁酉科举人,十四年(1478)戊戌科会试乙榜第一,除伊阳教谕,三校省闱,由国子学正迁伊府长史,建议持正,悉心辅导。时宗室以事杵王者,力为辩解,以直闻于朝,晋四品阶锡诰命,以优异之绩历任20余年。肃宗时,累阶至嘉议大夫,晋正三品,诰服致仕。著有《默庵集》。卒,祀乡贤。

《续修舒城县志》书影(来源 | 点校版)

《光绪·舒城县志》《嘉庆·庐州府志》作“舒城”人。《光绪·舒城县志》作“明成化附乙榜第一”,又曰:“从《浦志·府志》列进士表。”故作“甲辰科”进士。

孙序贤

孙序贤,安徽合肥人(一作舒城人)。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科举人,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进士,二甲第83名,陈继昌榜。官任刑部云南司员外郎,诰封资政大夫。四子孙晋,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顺天榜举人,任两广补用盐大使;五子孙观,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进士,官至直隶布政使。

合肥三河,孙氏故居(摄影 | mhk88)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作舒城人。《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五十八·世族表》称:孙氏“原休宁县迁舒城东城三河镇南岸(孙氏故居旧房尚存两楹数间),后遭兵燹,移居北乡金牛镇山南”,“嘉庆癸酉举人,庚辰进士”。据《安徽集镇辞典》记载:三河历史上多属庐州府合肥县。然三河河南岸部分街区属舒城东乡。民国后期,这部分划归合肥县,1949年设立三河市,1950年下半年撤市设置三河区,直隶肥西县。1956年,撤区成立三河镇。现今三河、山南均属合肥市肥西县。故现作“合肥人”。

孙观

孙观,安徽合肥人(一作舒城人),孙序贤第五子。清宣宗道光丁酉拔贡,二十四年(1844),与兄晋一同中试甲辰科顺天榜举人。二十七年(1847),孙观考中丁未科进士,二甲第2名,张之万榜。由庶常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充武英殿协修、国史馆协修纂总纂官。咸丰四年(1854),除山东道监察御史,旋转云南道兼巡视南城。五年(1855)任兵科给事中。金田太平军起,江南半壁沦陷。孙观累上封事,极论利害,朝廷多所采用。奉旨以繁缺道记名,时督办军务大臣张文毅公,驻节新安,调办后路。文毅家讳,奉旨令即军守制百日,事委孙观。于是,休宁等邑以次克复,论功授抚杭嘉湖兵备道。文毅倚重,留孙观而未赴任。摄臬篆才三个月,丁内忧,陈情终制。文毅以军书屡次催促,始不起,继而才应召。同治元年(1862),授雷琼道。琼州悬海外,有一半为黎族,生悍而熟黠,往往生激易变,称难治,孙观以廉得之,绳之以法,生者感恩戴德,始帖服。寻简广东盐运使,有猾商凭借宿弊,勾结丁役获取奸利,使卤差政事日坏。孙观至,一空其弊,未到一年,迁广东省按察使兼署藩篆。时天津和约事起,粤民中鬼蜮者造谣惑众,声势汹汹,大府深有顾虑。孙观立即捕获煽动者,将他们绳之以法。十年(1871),任直隶布政使。时兵燹之余,继而发生大水,孙观不遗余力抚恤流亡民众。在政七年,政平讼理,而尤以理财称最。到任时,库款仅存30万,去任之日,骤增至230余万,赈济善后所花费之款尚不在此数之内。

洪秀全(来源 | 东方IC)

光绪三年(1877),致仕。孙观居家平易近人,无急切之言,对待仓促而至者,也不对其非礼,遇人急难,施予毫不吝啬。公余之暇,手执卷,犹如老书生。长子明庆,三品衔湖北补道;次子明廉,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官至户部郎中。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作舒城人。《光绪·舒城县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宦绩》《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五十八·世族表》称:孙氏“原休宁县迁舒城东城三河镇南岸(孙氏故居旧房尚存两楹数间),后遭兵燹,移居北乡金牛镇山南”“道光丁酉拔贡,甲辰举人,丁未进士”。据《安徽集镇辞典》记载:三河历史上多属庐州府合肥县。然三河河南岸部分街区属舒城东乡。民国后期,这部分划归合肥县,1949年设立三河市,1950年下半年撤市设置三河区, 直隶肥西县。1956年,撤区成立三河镇。现今三河、山南均属合肥市肥西县。故现作“合肥人”。

孙浤泽

孙浤泽,安徽合肥人(一作舒城人)。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举人,六年(1880)庚辰科进士,三甲第14名,黄思永榜。广西即用知县,出任贺县知县。出继伯后。

续修舒城县志主修官,孙浤泽、孙熙泽名列其中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作舒城人,清光绪庚辰进士,三甲第14名,黄思永榜。《江南通志》作庐江人。《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五十八·世族表》:孙氏“原休宁县迁舒城东城三河镇南岸(孙氏故居旧房尚存两楹数间),后遭兵燹,移居北乡金牛镇山南”,“光绪丙子(1876)举人,丁丑(1877)进士,王仁堪榜。光绪丙子科与武科并补行同治元年壬戌恩科”。《安徽集镇辞典》载:三河历史上多属庐州府合肥县。然三河河南岸部分街区属舒城东乡。民国后期,这部分划归合肥县,1949年设立三河市,1950年下半年撤市设置三河区,直隶肥西县。1956年,撤区成立三河镇。现今三河、山南均属合肥市肥西县。故现作“合肥人”。

郭霸

郭霸,作郭弘霸、郭鸿霸、郭宏霸,生卒不详。庐江人(一作舒城人)。武周天授二年(691)自宋州前往京都应革命举,中辛卯制科进士,初为宁陵县丞。初举集召见于武则天前,自表忠诚,云:“往年征徐敬业,臣愿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大悦,便授郭霸为左台监察御史。如意元年(692,也作唐长寿元年),除左台殿中侍御史。长寿二年(693),任右台侍御史。因其在武则天前表白的话中有4个“其”字,时人号称郭霸为“四其御史”。

武则天画像(来源 | 网络图片)

时郭霸上司御史大夫魏元忠得病在家卧床休养,诸御史都前往探视,唯独郭霸在家独居。等到大家都去过后,他独自一个前去看望魏元忠,为了讨好,对其上司说道:“卑职听说,粪便可以知道疾病轻重,不妨以大人便液以验疾病轻重如何?”说完,不等魏元忠许否,便去尝魏元忠的粪便。魏元忠大惊失色,想上前阻拦。郭霸却吃后高兴地说道:“大人有所不知,粪便发甜,病肯定不轻,可是,大人的粪便发苦,说明很快就要痊愈了。”

魏元忠为人刚直,对郭霸此举甚为厌恶,在朝廷之上将此事告诉众朝臣,大家对郭霸都很鄙视,唯有芳州刺史李思征在一旁捶考,禁不住哈哈大笑,后被毒死。

圣历中,郭霸屡屡梦见思征,甚恶之。因此,常常一退朝就匆忙回府,命家人曰:“速请僧转经设斋。”然而,片刻之间,郭霸却见李思征率数十骑,来到他的厅堂,叫喊道:“汝枉陷于我,我今取汝命。”郭霸十分惶怖,竟拿刀自刳其腹,不一会儿,腹部被蛆烂。这天,闾里见到有兵马数十骑驻于郭霸门前,不一会儿, 数十骑兵马就消失不见。

郭霸办案苛法酷刑,为著名酷吏。时洛阳桥坏,开工整修,至中工毕。郭霸死时,适逢长安久旱而雨,洛阳桥修复竣工,京师百姓十分高兴,纷纷传言“旱而雨,洛桥修复,弘(鸿)霸死”,为三喜之悦。

一天, 则天皇帝询问群臣:“你们在外听到什么好的事情?”司勋郎中张元一,素滑稽,答曰:“此有三庆,旱而雨,洛阳桥成,弘霸死,此即好的事情。”

唐代,庐州(来源 | 《中国历史地图集》)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六上·列传第一百三十六上·酷吏上·郭霸传》《新唐书·卷二百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四·酷吏·郭弘霸传》《安徽历史名人辞典》。《光绪·续修庐州府志》作“郭宏霸,舒城人”。按:这里的庐江应指庐江郡。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唐代庐江郡实指庐州,辖合肥、庐江、舒城(开元二十三年分合肥、庐江二县置)、慎县(今肥东)、巢县(今巢湖、无为)五县。按常规,没有注明庐江郡某某县的,通常应指庐江郡治所县所在地合肥,故有人也称郭霸为合肥人。

朱翌/朱翼

朱翌,庐江人(一作舒城人),字新仲(《江南通志》作仲新),自号“潜山居士”。汉桐乡青夫邑之后。其父与苏东坡、黄山谷为友,朱翌秉承家学,才力富健,故有元祐遗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以太学生赐第进士,莫俦榜。初为溧水主簿。时人讳言诗,朱翌独沉迷六艺,文思飙发。宋高宗南渡后,为秘书监属(《嘉庆·庐州府志·文苑》《康熙·庐江县志》作中书舍人),掌书命,文章浸显于朝。预修《徽宗实录》,时范仲领史局,朱翌修改润色功居多,有名于时。秦桧恶其不附于己,在逐驱赵鼎时,将朱翌列为赵鼎党羽,贬至韶州(《嘉庆·庐州府志》作被贬曲江)。朱翌在韶州任职十九年(《嘉庆·庐州府志》作十有四年。《康熙·庐江县志·人物》作“谪居曲江十四年”),倡导理学,民风大变。后召还,北归,遂卜居浙江鄞县。诗益老,文益奇,曾作《信天缘堂记》。周必大论其诗似杜牧,而出处亦类似,号省事老人。著有《猗觉察杂记》及《湘江集》《潜川集》等45卷、《诗集》3卷。

宋徽宗(来源 | 网络图片)

《江南通志》《浙江通志》。《嘉庆·庐州府志·文苑及选举表上》作“舒城人”,号作“潜山居士”。《康熙·庐江县志·卷十二·人物及卷之十·选举》《光绪·续修庐州府志》作“庐江人”。

朱翼,字新仲,号“潜山居士”,庐江人(一作舒城人)。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6)登进土第。当时讳言诗,朱翼独耽玩骚雅诗文兼擅。南渡后,为中书舍人,掌书命,文章名显于朝。言论与宰辅相抵触,被谪居曲江十四年。北归,诗益老,文益奇,著有《潜川集》三卷。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四十五·文苑传》。《嘉庆·庐州府志》作“舒城人”。《光绪·续修庐州府志》作“庐江人”。按:朱翌与朱翼实为一人,各类史料记载,颇有所不同。

何栋

何栋,直隶巢县人(一作合肥人,另一作舒城人)。明举人(年代不详),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进士,二甲第50名,杨维骢榜。任都御史,寄籍。

明武宗(来源 | 网络图片)

《康熙·巢县志·选举志》《嘉庆·庐州府志·选举表上》。《嘉庆·庐州府志·选举表上》《光绪·续修庐州府志·选举志》《康熙·巢县志》《道光·巢县志》只记载中进士年代,未见记载中举人年代。《康熙·巢县志·选举志》作“正德庚辰科(1520)”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贡举志五种(上)》作“二甲第50名”进士。一作“合肥人”,也作“舒城人”,“原籍陕西长安”。按:本科于正德十五年庚辰会试后,因明武宗南巡,殿试未及举行,第二年武宗殁,至世宗继位后方举行殿试。故而本科也称庚辰科,出现不同版本。

文三俊

文三俊,巢县人(一作舒城人,福建镇海卫籍)。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卯科举人,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进士,三甲第170名,韩敬榜。官至上虞知县。

《江南通志》书影(来源 | 网络图片)

《江南通志·选举志》作“巢县人”,《嘉庆·庐州府志·选举表上》作“舒城县人”。《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阮阅

阮阅,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庐州合肥人,寄籍(一作舒城人)。《天下名胜》作阮美成。然而《四库全书提要》称:阮阅与阮美成时既不同,事迹、中进上年代差异。

《诗话总龟》(来源 | 中华古玩网)

阮阅为宋高宗建炎初(1127—1130)进士,以中奉大夫知袁州,所著有《菊花集》5卷。后知郴州,著有《郴江百咏》,今散失其八。代表作《诗话总龟》成书于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初名《诗总》,原10卷,已佚。南宋绍兴年间,福建刊本增修为百卷巨著,改名《诗话总龟》。其意长寿之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故名。今存明代两种抄本,一为明代抄本一百卷本,另一为宗室月窗道人据以刊刻的98卷本,分前集48卷,后集50卷,对庐州郡之事,记录甚详。阮阅在《自序》中言道:“余平昔与士大夫游,闻古今诗句,脍炙人口,多未见全本及谁氏所作也。宜和癸卯(1123)春,来官郴江,因取所藏诸家小史、别传杂记、野录读之,遂尽见前所未见者。至癸卯秋,得一千四百余事,共两千四百余诗,分四十六门而类之……以便观阅,名曰《诗总》。宣和五年十一月朔,舒城阮阅序。”《苕深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六:胡仔并言此书最初名为《诗总》,十卷,不载元祐以来诸公诗话。至胡仔编《苕溪渔隐从诗话前集》的绍兴十八年(1148)前不久,也即阮阅《诗总》成书后二十余年,闽中又刊《诗话总龟》,此集即阮阅所编《诗话》也。据郭绍虞先生考证,此后尚有数次的增订,然均不存。至明嘉靖年间,宗室月窗道人“条而约之”重新汇次刊刻前四十八卷,后集五十卷的九十八卷本《诗话总龟》。

《江南通志》《安徽通史·宋金元卷·宋金安徽人物小传》《安徽历史名人词典》《安徽人物大辞典》。《嘉庆·庐州府志》以《天下名胜志》作“美成”。按:《诗话总龟》原名《诗总》,10卷,已佚。南宋绍兴年间,福建刊本增修为百卷巨著,改名《诗话总龟》。其意传说长寿之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故名。今存《诗话总龟》系明代两种抄本:一为宗室月窗道人据以刊刻的98卷本,一为明抄本100卷本。前集50卷为阮阅原撰,后集50卷系阮阅及书贾陆续增补。

阮美成

阮美成,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科进士,焦蹈榜。自户部郎谪知巢县,为政恺悌,移守柳州。善吟咏,时号阮绝句,著有《金庭山诸什》。《康熙·巢县志》收有阮美成《王乔仙洞》《金庭洞五首》《过芙蓉山》《石牌驿》《东关二首》《东关》等诗。

虎丘摩崖石刻(摄影 | 斗笠斜阳)

《天下名胜》《江南通志》《旧志·名臣传》《嘉庆·庐州府志·文苑》。《康熙·巢县志·卷之十九·艺文志下》。按:《宋诗纪事·卷四三》《安徽通史·宋金元卷·宋金安徽人物小传》《光绪·续修庐州府志》作“阮阅为宋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进士,吴潜榜”。有传。《安徽历史名人词典·上卷》作“舒城人”。《嘉庆·庐州府志·文苑》以《天下名胜志》载美成而无阮阅。今据《四库全书提要》,阮阅与美成时既不同,事迹、中进士年代差异,依《江南通志》《嘉庆·庐州府志·文苑》并载之。又据《安徽人物大辞典》将阮阅、阮美成各立小传。另查:苏州虎丘摩崖石刻上留有“孙实、阮美成、汪羿、胡忧、杨书思,元符三年四月三十日”字样。按:宋哲宗元符三年为公元1100年。

明清举人

一、文举

永乐三年(1405)乙酉科:张观任杭州府通判(《嘉庆·庐州府志》作“舒城人”。《光绪·合肥县志》作“合肥人”)。

天启元年(1621)辛酉科:李芳春任山东沂州学正(巢县,乡魁。后改名“李篯”,一作“舒城人”)。

雍正四年(1726)丙午科:曾闻勇丁巳(《嘉庆·庐州府志》《光绪·续修庐州府志》作“舒城人”)。

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王静涵任南陵教谕(一作“舒城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孙晋任婺源教谕(顺天榜。一作“舒城人”)。

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孙明廉任户部郎中(一作“舒城人”)。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孙熙泽任山东候补知县(经魁。一作“舒城人”)。

二、武举

万历七年(1579)己卯科:汪维新(一作“舒城人”)。

万历十年(1582)壬午科:端应式(一作“舒城人”)。


  • 作者:鲁胜宝、束文杰(整理)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