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几种情况最易脱发!名家教你内服、外用快速治脱发!

2020-09-14   育儿小叶

原标题:身体出现这几种情况最易脱发!名家教你内服、外用快速治脱发!

脱发

是临床常见病证,属于中医“斑秃”“油风”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遗传、免疫、细菌和病毒感染、精神紧张、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血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其中因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的脂溢性脱发及因精神紧张引起的神经性脱发在临床中最为常见。

魏老

对脱发的诊治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出发,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标本兼治,重视中西医诊治规律,

内服、外用

并举。

中医学对脱发早有认识,且论述颇多,有关脱发的记载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称之为“毛拔”“发落”“发坠”。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发为肾之外候”。《诸病源候论》指出:“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海,谓之血海,其别络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以上皆说明毛发的生长有赖于气、血、精。由于“气行则血行”“气能生血”“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由此可见,

毛发的生长荣枯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密切

肾精亏虚

《黄帝内经》中有“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等论述,均认为

头发可反映人体肾气的盛衰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滋养脏腑和人体组织,不同阶段头发的荣枯演变,与肾气的盛衰有着直接关系。无论是先天肾精不足抑或是后天失养所致肾精亏虚,均使精血生化乏源,不能上荣于发,而见发失所养,枯槁脱落。临床上肾精亏虚往往与肝血亏虚并见,常见头发枯槁脱落,伴见

腰膝酸软、记忆力差、耳鸣、舌红少苔、脉细弦

等。

肝血不足

中医有“发为血之余”一说,元代医家滑寿在注解《素问》时解释了这一点:“水出高原,故肾华在发。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也。今方家呼发为血余,盖本此义也。”而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其在气血生化和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血不足

也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肝血不足,头皮局部血虚,致毛发失养而脱落,常见头发脱落、情绪差、夜眠差,女性患者还多伴见月经不调、面部痤疮或色斑等症状。

情志因素

很多患者在发生本病前,都有

精神紧张及情感受创史

。精神紧张不仅可使立毛肌收缩,导致头部毛细血管收缩,毛囊因乏养致头发干枯脱落,而且还可使皮脂腺过度分泌,致毛孔堵塞,发根失养而脱发。

另从中医角度讲,不良的精神情志刺激,容易导致肝郁气滞、心神受损,从而影响气血运行,导致头发失养而脱落。

内分泌紊乱

对于脂溢性脱发,主要发病原因为内分泌紊乱所致雄激素绝对或相对过多。睾酮是体内主要的雄激素,它经5-α还原酶(I型、Ⅱ型)转化为二氢睾酮(DHT),而二氢睾酮可引起终毛向毫毛转变导致秃发。在中医而言,

雄激素过多

尤其是相对过多,可考虑为肾阴虚证。

血热、血瘀

《外科正宗》所载:“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此皆血热乘虚攻注而然。”这指出血热为脱发因素之一。《血证论》云:“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医林改错》云:“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以上均指出

瘀血阻塞

可致血不养发而发脱不生。

内服方药

治疗脱发“

阴精亏损

”证。

【辨证要点】:头发枯槁脱落,情绪差、夜眠差,舌红少苔,脉细弦,伴见腰膝酸软、记忆力差、耳鸣,女性患者还多伴见月经不调、面部痤疮或色斑等症状。

【治法】:滋补肾阴,养血疏肝生发。

【方剂】:二至丸、七宝美髯丹加减。

【基础方】:女贞子15g 早莲草12g 桑叶30g 当归12克 白芍15g制首乌12g黑豆12克 黑芝麻15克 侧柏叶15g 生地15g 丹皮12g 赤芍15g 川芎12g

方中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滋补肝肾之阴,涩精固气,使精血化生充源;桑叶、白芍、当归疏肝、养肝血;制首乌清热、凉血;生地、丹皮清泻血中伏热;赤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黑豆、黑芝麻补肾,以侧柏叶增强乌发之功。

【加减】:对于兼有湿热、血热等时,酌加清热化湿凉血之品,不予一味滋补。若见腰膝酸软,肾虚明显者,增大补阴丸(知母、黄柏、龟板、熟地黄)加减;月经不调者加柴胡、香附、丹参等活血调经;情绪差、失眠者,加炒枣仁、煅龙牡、郁金、石菖蒲、远志等。

另参以西医脱发病因,即脱发者多有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瘀滞等情况,除内服中药汤剂外,配合服用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等改善微循环之西药,以促进头发生长。

外洗方药

多年经验证明,除

内服药物外,常配合中药外洗

,疗效更佳。

常用方药为透骨草60g、桑叶30g、侧柏叶20g。如头脂分泌旺盛,则可加用皂荚20g、苦参15g,煎汤外洗,以减少油脂分泌,促进毛囊恢复,一般1~2天用药水洗发一次。

心理疏导

注重

精神因素

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在内服、外治双管齐下的同时,多嘱患者密切配合调整心态,使精神舒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另外,注意避免食用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宜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

注:本文摘选自魏子孝书籍《辩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