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报告,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1.58亿,占比达11.9%;预计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届时老年人口数将达到高峰。辛劳一生,老人们晚年都有"延年益寿"的夙愿,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却将罪恶之手伸向了他们。
来自江苏的陆阿婆,为了长寿20年来,买保健品花费了112万元。尽管退休工资一个月有8000-9000元,但每个月除了留下几百块生活费,其余的钱都用来买保健品了。湖南怀化一老人平时省吃俭用,在保健品身上居然"大手笔"花了40万,甚至把火葬费都花光了。……
陆阿婆家中的保健品堆积成山
类似案例不计其数,可能不少人会疑问,花这么多钱,老人们买到的都是些什么"续命药"?
1. 花式虚假宣传,老人最易中枪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一种及以上慢性病困扰。不容乐观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导致他们迫切寻求健康长寿的方法,调查显示,65%的老年人都曾求助于保健品。不少企业正是利用了老人此类心理,进行大肆虚假宣传。
权健事情过去已有一段时间,奇葩宣传仍令人印象深刻:卫生巾男女两用,女性可以用来治疗妇科疾病,男性则能用以治疗前列腺疾病;1068元的鞋垫,可以用来治疗鸡眼,放腋窝处还能治疗心脏病突发;1596元一套的抗衰老长寿套餐,原理竟是补气血。营销说辞之奇葩,堪比"神话"。其他虚假宣传也都大同小异,尤其一些传统中药材如灵芝孢子粉、雪莲等,现代科学没有充分证实其功效,却对肝肾造成额外负担。而干细胞等"高科技"则瞄准了有钱人,60万一针年轻20岁的宣传不绝于耳,而事实上在国内没有一项干细胞技术获批。
当虚假宣传,遇上鉴别能力不强的老人时,不良商家的阴谋便得逞了。
2. 抗衰老科技蓬勃发展
与国内"虚假宣传"不同,抗衰老在科学界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已经把抗衰老作为一个医学分支,1993年就成立了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有2.6万多个会员遍布于120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最为知名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有50个实验室研究靶向衰老)和哈佛医学院衰老机制研究中心Paul F. Glenn。
科学的发展也带了寿命的延长,二战以来的和平年代,抗生素、疫苗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已经延长了将近1倍。而二甲双孤、Senolytics、NMN等已进入临床的"延寿技术",将有望使寿命进一步延长。
3. 复旦科研团队为扭转乱象,首家"抗衰老"科普平台诞生
国外"抗衰老"技术蓬勃发展,而国内"虚假宣传"仍大行其道,亟需去伪存真。在这一背景下,"时光派"应运而生。团队创始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团队主要成员来自于复旦药学院的研究生和华科遗传学博士。
"时光派"负责人称,目前平台一方面是辟谣虚假的"延寿"技术和物质,一方面追踪最前沿和最科学的抗衰老技术。今年一篇"人类首次逆转生理年龄2.5岁"的文章再朋友圈疯传,不明真相的读者跃跃欲试。殊不知其采用的主要采用的是"生长激素",这可能让寿命缩短,对此,时光派及时进行了辟谣,
对前沿的抗衰老技术,"时光派"会及时的跟踪和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临床实验网站clinicaltrials上刚披露一项"旨在逆转人类衰老20年的临床试验",时光派就立刻进行了跟踪分析。基因疗法虽过于激进,但也代表了未来的方向,现在还应持谨慎观望态度。
时光派的Lynn博士也与该临床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期待研究结果。Lynn博士表示,时光派一方面追踪并解读国际最前沿的抗衰老科研成果,并与国外部分顶尖科研机构取得联系,是国内读者了解前沿抗衰老科研成果的直接窗口;另一方面,也是帮助读者鉴定市面上各式抗衰老方法是否有科学依据的重要平台。
"时光派"坚持高质量深度的抗衰老科普,目前主要以公众号为阵地,网站和APP仍在规划中。硬核科普虽然不易理解,但也深受读者信任,"时光派"相关推文经常会收到读者打赏。"时光派"的抗衰老科普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刚结束的"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的年会中,时光派被增选为理事单位。
光大证券分析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养老产业潜在市场空间达到5110亿元。按照2050年的老人数量高峰计算的话,我国至少在未来的30年内都将处于"长寿红利"之中,而"抗衰老"也有望成为千亿行业。
在纷繁的"抗衰老"概念中,去伪存真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