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精致穷的同事,工资4000双十一买了3000元的戴森吹风机,值吗

2019-11-13     秋叶书友会

如果问国人的消费力如何,我想一个“双十一”足矣说明。

11日零点刚过1分36秒,2019年天猫双11的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截止14点21分,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即将超过去年双11全天的2135亿,最后定格在2684亿。

国人的战斗力真的是日益增长。双11,已经从一个“单身狗”自嘲的节日,摇身一变成这个消费致死时代的狂欢节。

一天的狂欢过后,留给我们的余温是什么呢?

是接下来一个月的“吃土”,疯狂消费背后是年轻人的“精致穷”。

今早同事收到了第一份快递,是花了一个月工资买的戴森吹风机。我们羡慕之余更多的是疑惑:“你工资就4000,买了这么贵的吹风机之后,怎么生活呀?”

“这有啥,现在谁不是提前消费,开心最重要,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同事不以为意的说。

1、“精致穷”:伪装的欲望陷阱

什么是“精致”?

李银河说:“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

而什么是“精致穷”?

网络上的定义是:现在那些虽然赚钱不多,但是花钱却不少的年轻人。他们为了买喜欢的东西,即使穷的明明明白白,也觉得自己活得精致而善良。

这是一种自我欺骗,更是商家为了赚钱包装的噱头。糖衣包裹下的是透支未来的苦果!

詹青云说:“我们不是在为喜欢的东西买单,而是为“精致”这个概念买单,是因为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在用流量和网红告诉我们,这就叫做精致。”

没有一个女人能抵挡的住李佳琦的一句“买它”。

天啊,涂上它你就是贵妇;

买了它,男朋友不会再嫌弃你是黄脸婆;

涂上这个口红,你就是精致有钱本人。

这些话在刺激着我们的大脑神经,什么时候我们觉得离精致的距离很近?那就是下单的那一瞬间而已。

在被别人定义之下所打造的“精致”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精致,我们只是商家赚钱的提线木偶,是伪精致的搬运工而已。

2、伪精致:你生活的“凶手”

双十一期间,四川男子王某坐在33楼高层有了轻身的念头。

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个人养家,妻子不但不知道体恤他的辛苦,反而痴迷购物,在去年欠下了20万之后,不听劝阻,今年双十一又欠下30多万。

王某说:“几千块买的包只用了两三个月,就几百块钱处理掉,买的化妆品没用完也低价售卖,用来补窟窿,自己真的很累。”

前段时间,珠海西区某小区内,一个27岁的女孩烧炭自尽。出生于1992年的她,生前在某律师事务所任职律师助理,月薪3000多元,名下有14张信用卡,经查实授信额度超过77万,合计欠款总额达到87万多元。

女孩的母亲说她经常到澳门购买化妆品、衣服帽子等,去世前买了一辆3000多元的自行车健身用。

为了追求精致的生活,让自己深陷贫穷的漩涡,这样本末倒置的消费观,真的值得吗?

有数据表示,90后群体负债率高达1850%,在消费贷款的群体中占比达43.48%。冲动消费成了生活的负担。

3、真正的精致不是表面光鲜,而是内心丰盈

关于精致穷的辩论,傅首尔的一段话让我感同身受,希望你也能在这段话里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

傅首尔说:

“三年前的自己,第一次参加奇葩说的时候,那件西装420,是我那几年最像样的一件衣服。

我白天上班,晚上哄孩子睡觉之后,就在写字台边看书边写作。

如果我今天的我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我有一些光芒,那不是因为我买了多贵的衣服,是因为我把一个女人最美好的那几年,花在了那张冷板凳上。

没有那个粗糙的我,就没有今天这个闪光的我。

如果没有那个知道自己应该买什么的我,就没有现在这个漂亮衣服可以随便买的我。

我想讨论的是那些家境不太好,但是心比天高的年轻人,应该在这个消费主义横行的生活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

年纪轻轻,需要一些勇气更需要一些耐心。”

外表物质的精致永远经不起岁月,只有那些灵魂精致的人,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学历、谈吐,是靠岁月去累积的,并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年轻人,你真正该追求的精致是多读书、多出去走走,开阔你的眼界上升你的格局!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秋叶图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ZvUZW4BMH2_cNUgJb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