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感叹:每天8、9点都不好意思下班,是我有病还是他们有病?

2020-04-28     秋叶书友会

“太奇怪了,明明工作都做完了,为什么没人下班呢?”

今年刚开始工作的新人小刘对职场加班的怪现象感到非常困惑。进公司前,hr跟她说好的六点准时下班,但是正儿八经开始上班了,她却发现同事们都集体在电脑前坐到八九点,弄得她也不敢走了。

小刘非常不解:每天8、9点都不好意思下班,是我病还是他们有病?要怎么样才能逃离这个加班的怪圈呢?

一、每天加班到很晚的人都在干什么?

现在职场上的加班分为两种:真加班和伪加班。

(1)真加班

真加班就是我们的常规加班,当天工作没做完留一会儿,或者为了这个月的kpi再拼一拼什么的。

常规加班一般时间不会超过一到两个小时,如果长期超过这个标准,那你就要注意了,仔细想想公司有没有压榨你,或者你的工作效率是不是有问题。

总的来讲,常规加班的问题往往出在工作效率和工作量分配上,这些是硬性问题,可以通过我们的自我规划来纠正,从而达到少加班的效果。

(2)伪加班

除了真加班之外,最让人头疼的是伪加班,这种加班模式往往伴随着妖魔化的企业文化。

就比如我一朋友的公司,他老板特别喜欢给员工打鸡血,整天跟员工讲:大家是一家人,要以公司为家,暗示大家要经常加班。

所以他们公司员工即便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也会习惯性推迟下班,经常“被996”.

对于“伪加班”的人来说,他们当天的工作其实已经做完了,但迫于压力,不得不留下来做多余的事情或者干脆坐在电脑前摸鱼。

实际上这种加班是非常低效的,因为很多人都在做无用功,比如把今天的工作检查一遍又一遍,再比如花大量时间列出一些永远也用不上的表格。

还有一部分人会做一些稍微有点价值的事情,像提前着手第二天的工作之类的。

但是在本该休息的时间强行工作其实并不可取,还不如回家养精蓄锐好好休息。更何况被迫加班时你的心态会很浮躁,工作质量能高得起来吗?

而且由于上司看中的是工作时间,而非工作效率,所以员工很有可能会养成拖拉的习惯。

“伪加班”既伤员工,又伤企业。

二、如何逃离“伪加班”怪圈?

“伪加班”风气的形成既是落后企业文化的锅,也是我们自己的锅,想要逃离“伪加班”怪圈,我们就应该记住以下3点。

(1)提高工作效率,明确每日任务

对于工作来讲最重要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长,而推崇“伪加班”的企业正是把两者给弄颠倒了。

所以,想要不加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是第一步。

如果你业绩好看的话,领导也没办法因为你按时下班而挑刺,你也不用在乎领导要求无故加班的暗示,毕竟再蠢的上司也不会去排挤一个能给公司带来不错效益的员工。

除了提高效率以外,还有第二个要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明确每天的工作任务,给自己设置大目标,小目标以及时间表。

只有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才不会出现某一天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某一天又无所事事的情况。

具体如何操作,我推荐你看看《时间管理7堂课》这本书。

(2)当第一个下班的人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这种思想深深地刻在了许多职场人的脑海里,所以到了下班时间,大家都扭扭捏捏不愿意当第一个走出办公室的人,而且还在心里吐槽:怎么都没人下班啊?

久而久之,大家就养成了下班后集体在办公室坐着浪费时间的习惯。

人力资源专家屈辉对这种现象做出过评价:

其实这种情况也是从众心理导致的,大家都不愿意做第一个离开单位的人,因为不想做出头鸟,这也是担心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下班以后的时间其实都是属于职场人的私人时间,下班后什么时候走也应该是自由的。

所以说,准时下班是合理的,而想要准时下班,我们缺的就是这么一只出头鸟,那这只鸟怎么就不能是你呢?

所以我建议大家,工作干完了就直接走人,不要管别的,自己的权益嘛,该捍卫还是要捍卫的。

(3)离开畸形职场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事情:一个女生工作任务完成了,于是便直接下班回家了,结果第二天却被领导“关心”。

——你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情了?有困难跟我讲。


——没有。


——那心思要多放在工作上呀。

这个女生很纳闷,我明明工作都做完了,还要怎么关心工作?在公司安家吗?于是她便提交了离职申请。

很多人说她傻,大好的前程都不要了。

其实我倒不这么觉得。

一个把员工当做永动机,而且只关注表面文章的公司,真的值得你为它拼命吗?你又能有什么前程呢?

毕竟工作很重要,但是生活更重要,我们不能为了工作过分挤占生活空间,与其在这种地方被压榨,不如早日离职,另谋高就。

三、写在最后

日剧《我要准时下班》里有这样一段对话令我记忆犹新:

——我早就想问你了,为什么你每天准时下班啊?


——因为我工作做完了。

很直白,很简单是不是?

其实这篇文章想讲的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提高效率做完工作,然后大胆收拾东西,下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KMjxXEBfGB4SiUwyx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