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创业吗?”
这是今年过年时表弟问我的问题,我能感受到他的言外之意和那颗蠢蠢欲动的创业心。
我当然想过,试问哪个年轻人从来没有做过“创业梦”?
腾讯企鹅智库就曾对20多个省市的5万多网民做过创业意向调查。
结果显示:从没想过创业的人,仅仅占3%。
40%的人经常有创业冲动、或者经常在琢磨这件事;30%的人偶尔会想一下;19%的人已经在创业的路上。
创业者虽多,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一、普通人创业的痛点,你必须了解
常言道: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
创业成功的例子一个个摆在我们面前,但我们看不到的,是这些创业者在背后一次次的跌倒与起立。
(1)创业者没有假期
打工者总是嫌假期短,休息不够,但创业者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打工者来说最无法接受的996,在创业者那里却是家常便饭。
在《燃点》这部电影里,记录了14位创业者的创业故事,其中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和“新氧”的创始人金星的创业经历最让我印象深刻。
罗永浩自从做手机以来,头发快掉光了,体重增加了20%,胆结石大了一倍。
有人说他像头驴,吃很少,干得多,恨不得24小时拉磨,几乎没有私生活。
而金星呢,因为太长时间没有回家,连女儿都不愿意与他亲近。
但对我来说,钱很重要,梦想也很重要,但比起这些,我觉得家人和健康更重要。
(2)创业者风险大
去年十月份,我最爱的美剧《硅谷》完结了,主角小分队经过了长达六季的努力后最终华丽失败。
很多观众表示不满,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圆满结局?为什么努力过后等来的还是失败?电视剧有必要这么残酷吗。
但我却觉得,这个结局格外真实。
现实中没有哪个企业可以一片坦途地走下去,也没有哪个人可以只靠对梦想的坚持创业成功。
数据显示,近 5 年来,大学生创业人数近乎翻了一番,创业率已达到 3%,而发达国家只有 1.6%。
那这3%当中有多少成功了呢?
数据显示,真正活下来的,只有5%。
就拿这次的疫情举例,很多小微型企业都没能熬过常漫长的假期,就连很多线下大型公司也因为损失过于惨重只能宣布破产。
北京K歌之王,这所王思聪曾经一晚上消费250万的超大型KTV,已经宣布破产关店。
在老乡鸡最近发布的视频里,董事长透露已经至少亏损了5个亿...
创业很难,不是一般的难,就像马云说的:“今天和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的太阳。”
(3)创业者压力更大
网上有句话我印象很深:打工者只用向老板负责,而创业者要向所有人负责。
我不是创业者,所以我不需要承担公司生存压力,我只需要每天例行公事地上下班,写出几篇质量还过得去的稿件,这样无论公司盈利与否,我都可以在月中领到一份还不错工资。
如果公司倒闭,我也可以没什么压力地马上寻找下家。
但老板不一样,整个公司的运作他都得盯,每个环节都得懂一点,防止被浑水摸鱼,最重要的是,必须想尽办法盈利。
而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就能将一个大企业打击得体无完肤。
近期,整个中国的餐饮业正在接受史无前例的大考。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1月3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如若疫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西贝就算贷款给员工发工资也撑不过3个月。
创业的艰难,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有切身体会。
二、学会这三点,创业才有可能成功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总是好听的,不过这往往是因为失败者没有机会讲故事。如果你真的想要创业,先想清楚,你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自律
很多人觉得创业的优点之一就自由,没有天天催你上班,自己想开工就开工,想休息就休息。
然而现实很残酷,没有哪个创业者的创业生活是在休假中度过的。
正因为创业时无人监督,所以创业者更要高度自律,然而世界上最难做到的就是自律。
我有一个正在创业中的同学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定的闹钟,每天起床时间在五点左右。
虽然我不知道他具体要干嘛,但这种自律强度还是把我狠狠吓到了。
就像趣学车的CEO刘老木说过的那样:创业是反人性的,要创业就不要像地球人一样去生活。
(2)保持高度学习力
很多在职场打破了几年的小年轻都有这样的误解:既然我自己就有技术,那为什么不自己创业,还要给别人打工?
事实上,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可能只对某一个领域很精通。
人一旦开始创业就会碰到非常多从前没有想过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拉丁人有一句谚语叫: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
单一的知识不仅仅无法满足创业的需求,更会将一个人的眼界变得狭隘。
真正能把企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大老板,一定是一个会学习而且持续学习的人。
(3)有预见性
雷军有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问题是,大多数人找不到这个风口,或者在找风口的路上先掉进了“坑”里。
这是因为,能够目光毒辣得看见风口的人往往都有很强的预见性。
柳传志曾经讲过:企业家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瞄着地里的。
预见性就是要比其他人更早看到未来,当然,这不仅仅是指商机,也指危机。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预见力”呢?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说我对一切胸有成竹的话,那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
想要培养“预见力”,就要在终身学习的同时保持终身思考。
三、写在最后
创业是充满激情的,也是充满痛苦的。
选择梦想的同时,你也选择了一条艰难,孤独的道路。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看到“明天的太阳”,但这段奋斗的过程同样可以成为自己人生中难得可贵的一段回忆,毕竟你奋斗过,失败过,哭过,也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