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不行,副业补”?资深HR告诉你如何打造主业、副业双赢局面

2020-03-09     秋叶书友会

文章作者:晓晶 — 资深财务人,努力做“财务届”最用心的写作者。

稿件来源:秋叶写作特训营

助教:林琳

编辑:燕子


“斜杠青年”、“副业刚需”是职场人圈子里的高频话题。

小王是我前同事,以往的朋友圈主要在“晒娃”,最近发现多了很多卖货的信息。一问才知道除了本职工作,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做微商,卖幼儿用品。

大林是我的大学同学,一直在民企做HR,自从老婆生了孩子,便很少看到他在同学群里露面。原来,工作日他是HR,周末就往返深港两地帮着同学朋友带货。

还有小李,平日的企业内训师,周末会到一些小型私企做管理培训。

越来越多的人把副业作为人生必要的plan B。你永远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做的副业是工资的几倍。

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对于副业的理解也渐渐出现误差:为了搞副业,而耽误主业工作;接了太多副业,而影响正常休息;副业做了几天,不见成效又草草放弃。

总而言之一句话:主业做不好,副业不好做。

我认为,副业的确是适应时代趋势的选择,但是副业的开启更离不开主业的支撑。


一、主业的稳定收入让副业进可攻,退可守

副业不一定马上能带来收益,甚至在一开始还需要源源不断地进行投入,在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回报。此时主业的稳定收入,可以支撑副业的支出,让副业能够持续推进。

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副业的失败,有时候是方向错误,有时候是因为环境发生了改变,有时候因为能力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

主业的稳定收入,至少可以让我们转换赛道时没有后顾之忧。没有这点作为支撑,反而会容易焦虑和急于变现,失去做副业时的初心。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很多人都希望以此为副业,然而写作是一件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情,起步阶段收入微薄。

我的一位朋友,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工作,小时候就喜欢写作,大学空余时间就喜欢看书、写博客。2015年,她关注到了自媒体趋势,开通了今日头条、简书等平台,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作为写作的一种发布渠道。

两年后,她的写作渐渐有了起色,并收到百家号的签约邀请,信心更足了。如今,她已经是多家平台的签约作者,擅长婚姻、情感、育儿等领域,副业月收入早已过万。

即便如此,她也并没有放弃主业,主业的稳定收入让她的副业无后顾之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平台写作,而副业身份给她带来的资源、能力、人脉,都是属于自己的,不用担心失业。


二、主业上突显的优势为开拓副业指明方向

看到别人写作变现了,自己也跟风开始写作;看到别人微商赚钱了,自己也在朋友圈卖起了货;看到直播火了,自己也去做个直播。

很多人在最初投入副业时,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自我缺乏清醒的认知与判断。

盖洛普公司在全球掀起过一场优势运动:用40年的时间,对全世界200万人进行了关于优势的开放性研究。他们发现: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通过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通过弥补弱点来获得成功的。

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曾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主业,能够锤炼出核心能力,并且凝聚了人脉、经验、经济等有力资源,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优势所在。

公号“张良计”的作者曾分享过自己开展副业的故事,他做公众号的第二年,开始有人找他做在线直播授课。

他起初有些退缩,但马上想到这就跟去客户公司做提案是一件事情,这是他突出的优势。所以当他去做直播的时候丝毫不怯场,面对几万名听众,也像在自己家里讲话一样游刃有余。

当他的身份逐渐延展到演讲嘉宾、专栏作者、内容创意者、PPT达人、行业观察家等。每多出一项身份,他都会思考和之前的身份有哪些共通甚至重叠的地方。

这才是开启副业自由之路的正确姿势。

它一定是从你擅长的事情出发,继而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而在这个新领域中,你一定是有某些技能根基在的,而不是完全从零开始。



三、主业的价值积累为副业提供发展动力

瓜子二手车的品牌营销策略叫做“沸水效应”:如果水没烧到100度,烧到95度就是浪费。只要不继续烧下去,热度就没了;但是如果烧到100度以上,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保证水的沸腾。

同理,如果把主业这锅水烧沸了,每天只需要投入少部分时间就能维持主业的高水准完成,空出时间从事副业。这个“烧水”的过程,就是主业的价值积累。

无论你从事何种副业,人们只愿意相信专业的人提供的服务,而主业的价值积累能为副业提供发展动力。

1. 副业需要主业积累的方法论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发现职场人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人占大多数,对日常工作流程都能熟练掌握;第二类人占少部分,除了能够完成本岗位的日常工作,还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第三类人,只占极少数,能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归结出具体的管理方法,并以此来管理团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论,这些都决定每个人应该选择的副业方式,以及最终能走多远。

2. 副业需要主业积累的软实力

超过70%的职场人士会认为,职场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通常指的就是口头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沟通和谈判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软实力是在更广泛领域的可迁移的技能,主业中积累的软实力会给副业的拓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3. 副业需要主业积累的人脉圈

通过你的本职工作,会接触和认识很多的人,而任何行业都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

正同约翰·邓恩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主业中,你的工作伙伴、领导、同事,或是下属,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导师团、支持团,这份人脉资源完全可以延展到你的副业中。


四、如何在主业与副业的博弈中胜出,拥有主业、发展副业

在副业仍未强大到取代主业以前,主业与副业是一场博弈,考验着我们的平衡能力。这种平衡不是时间与精力的简单分配,而是更长远的自我管理。有三点小建议可以提供给职场人:

1. 想要拥有主业,又能兼顾副业,首先请做个长期主义者

有人会因为主业赚钱少、受委屈,辞职直奔副业;有人会因为副业风险大,未来无保障,始终裹足不前。这样的看法都太短视。

长期主业者应该这样看待整个职业生涯:

第一,只做有长远价值,能产生“复利效应”的副业。

第二,无论主业副业,当下赚多少钱不重要,得到更多赚钱的可能性,才重要。

把职业生涯当成一个整体,是一次人生的长线投资,某种程度而言,实现职业理想才最为重要,主业副业只是形式。

2、重要的事情优先做,一次只做一件事

有的职场人,在本职工作中偷懒耍滑,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资,上班时间想着下班时间做副业的事,做副业的时候又想着主业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长此以往,肯定是主业做不好,副业不好做。

正确的做法是,无论主业与副业,都应该“要事优先”。

很多人好奇“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日常要应对那么多事情,如何平衡家庭与生活。罗振宇曾表示,脱不花根本不认为这是问题,摆在她眼前的就是一张时间表而已。

任何时候都先做“重要又紧急的事”,每个单位时间里的效用就能发挥到最高。

3、保持最小可交付,先完成、再完美

很多人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反而是“完美主义倾向“成为最大的拦路虎。

越是优秀的人,越希望主业要做到尽善尽美,副业也要做到尽善尽美,主业和副业间无形中就形成了时间和精力的争夺。

最好的办法是马上开始行动,放下对完美结果的执着,也放下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先完成再完美。

先做到最小可交付的结果,再通过不断地积累与沉淀,持续迭代出逐步完美的成果。

“主业做不好,副业不好做”,的确是当代职场的真相。但是一份成功的副业,可以让你在社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依然值得去追求。

同时,任何时候请尊重主业,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业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副业不过是实现人生增值的途径。

我们用主业保障生活,却用副业让人生更有深度和广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9AYwXABjYh_GJGVPf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