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与领导大吵一架,被扣了500块”,职场上的委屈,我错了?

2020-04-03     秋叶书友会

看到一个网友提问,说:

当众与领导大吵一架,领导在上个月的绩效中扣了500,应该找他吗?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

这个提问的网友肯定没有当过领导……哪怕是一个小团队的小leader

而所谓的“应该找他吗?”,会问这个问题的,会因此感到犹豫,多半是受到了两种影响:

一种,影视剧中常出现的,主角们从底层一路打怪升级,用于挑战权威的形象;

另一种,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偶尔被教育的“做人要低调”的说法,通常来自于我们父母。

所以,从心理上,我猜提问的人其实是觉得自己很委屈,非常想给自己“讨回公道”的,但不知道应该怎么“讨”,希望获得的答案不是“去找领导”或者“不去找领导”,而是“怎么找领导”才能顺利要回这500块钱。


先说我的答案:不用找。

一方面,确实有方法要,但需要很好的情绪控制力。就从提问中说道的“当众与领导大吵”来看,对这位提问者来说,难。

另一方面,错误已经形成,比起把心思和精力花在“要回扣掉的500块钱”上,不如想象如何在后面的工作中,再多赚500块钱,甚至翻倍。


一、不是不能吵架,但“当众”是大忌


问题中,三个关键词:“领导”“吵架”“当众”。

如果是只是“领导”+“吵架”,还可以就事论事,但如果变成了“当众”,这就不不单单是“争论的事情”本身对不对的问题了,而是一个“管理问题”了。

“当众”或者“不当众”的区别是很大的。

前者,意味着这场沟通只需要说服一个人,考虑的往往是事件本身,比较容易放下“面子”。

而后者,意味着“观看”这场沟通的所有人,其实都是参与者,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因此带来的对工作的影响都需要考虑进去。

从管理的角度看,如果这件事,领导是对的,本身在理(或许只是当事人没有理解,或者没有看到的层面,毕竟如果你理解,就不会吵架了。),遇到员工质疑,当面做出回应,哪怕态度强硬,手段激烈,也是应该的。

否者,作为管理者,对正确的事情都无法坚持,这个团队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职场不是过家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或梦想努力,你也不想跟着一个这么窝囊的领导吧。

反过来,如果这件撒,领导的决定,确实没有你的好,以至于发生了争吵,不是不能据理力争,但绝对不应该“当众”。

管理者最怕什么?

最怕“管不住人”,也就是“说话没人听”。

如果今天他你态度良好,证据充足,就事论事,领导接受,这叫大度;

如果是“吵架”,领导接受,那么请问,今天你可以这样做,明天是不是其他人也可以这样做?时间久了,领导就不是领导,而是保姆了,你觉得他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所以这种时候,哪怕你是对的,为了将来长久考虑,为了团队其他人还能够接受指挥,不要散,领导也会坚持自己的建议,甚至比之前更加强势。

“得理不饶人”在职场上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职场不仅仅有“理”,更有关系,更有人。

对很多管理者来说,只要团队人心不散,弥补一件事带来的损失就有很多方法,最不济也就是直接承受;但如果为了一点小事导致团队人心不齐,那可就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了。


二、情绪是一种工具,不用的时候,要收好

“吵架”其实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这也是一种沟通的形式,不过比较激烈和激动罢了。“冷战”“那你说吧”“随便你们吧”,这种现象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完全阻断了沟通的通道。

曾经听以为红学家讲过,现代人为什么要研究《红楼梦》?因为《红楼梦》中,所有故事发生的场景,都是“公开”的。

举个例子:

贾母无论说什么话,身边有丫鬟吧?有时候看着贾母是对着宝玉在说话,但内容,可能是说给旁边的黛玉听的。

这种场景,是不是在职场中也很常见?

有时候老板表扬一个员工,当着全公司的面,可能不仅是说给这个员工听,潜台词可能是:

说给其他员工听,没有努力却天天喊累的,自己对比一下,还好意思开口吗?

说给团队听,付出回报,这点我说道做到,你们也看到了,那就继续努力吧。

说给客户听,看看团队积极的氛围以及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等等。

回到“吵架”这件事。

现在我们大多数的办公室都不是私密环境,你在办公室的一言一行,也可以看做“公开”的。

如果你特别容易“吵架”,性子一点就燃,时间长了肯定不招人待见;

但如果你平时很少发脾气,只在关键问题上“非常坚持”,甚至“有点固执”呢?同事们可能谁说你可靠,靠谱。

这就是区别。

把“吵架”当做一种表现是工具和特定的沟通形式,在需要的时候有意识的使用,这种技能其实是可以学习的。

就像前面说的领导,如果遇到自己团队的利益受到威胁,哪怕明明知道也许这事已成定局,也要当着团队的面“吵一吵,挣一挣”,不然团队成员是会伤心的。

另一种,如果和你意见有明显的不合,而两人恰好是评级,找个机会当着领导的面“吵一架”也是可以的。把你们之间的矛盾公开出来,不要藏着掖着,这样,万一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人打小报告,领导也不会当做是大事,毕竟他“早就知道你们合不来”。

所以说,“吵架”不是不可以,甚至你把它当做一种工具来用,都是可能的,不过一定要拿捏时机和火候,平时就不要随便使用了。



写在最后

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说起来,如果真的能想明白,这500块的学费,交的不亏,迟早能赚回来,不是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YxKT3EBrZ4kL1ViEo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