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不得乱来?盘点这些“花式”裁员方式,让你防不胜防...

2019-12-27     诚通人力官方自媒体

正值年末,也是企业对上一年及下一年整合规划的时候,据小诚所知,有不少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可能正在筹划着裁员...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要求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支持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轮岗轮休、在岗培训等措施,保留劳动关系。

然而,现实中,一些单位为将员工辞退又不想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用尽各种手段逼迫员工主动辞职以达到裁员目的,比如,“末位淘汰”“优化组合”等。

由此也出现了很多“花式”裁员方法......

1.数学考试不及格就裁员

最近,便利蜂的“裁员新招”抢占了年前话题的制高点。有脉脉认证便利蜂员工爆料称,便利蜂近期疑似出现规模性裁员行为。

此外还有未认证员工称,便利蜂要求员工晚8—10点做卷子考数学,似有逼人离职的意味。据称,便利蜂要求员工参加数学考试,考试不及格的都开除。

数学科目的考试包括三角函数、空间向量、立体几何、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等。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表示,“便利店业务每一天都需要大量的基于数学逻辑评估的小决策。数学逻辑好,绩效不一定超越预期,数学逻辑不好,绩效很难达成预期。”

2.“996”工作制度变相“逼”员工

年初,有赞员工在脉脉上发帖称,公司在年会上公然宣布未来将执行“996”的工作制度。即正常工作时间为早上9:30到晚上21:00,周三为家庭日,员工可按晚6点的正常时间下班。而遇到紧急项目时,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会更长。

而后,也有自称亲临有赞年会现场的网友在知乎表示,有赞不仅公布了“996”方案,还有多达13条“令人三观尽碎”的管理制度,比如:取消团建费用,招聘1985年之前出生的员工都要经过CEO审批,法定节假日前后请假超过3天的需要CEO审批,工作家庭无法平衡可以选择离婚等。

3.员工出差变长居,接受不了就劝离

早前,趣店200多名员工被派遣至厦门出差,承诺两个月后可返回北京上班,但不足两月,员工被告知北京不再设办公地点,之后只能留在厦门工作或离职。趣店北京员工王明(化名)表示,他们去厦门出差前,公司已经对部分不愿意出差的员工进行了劝离。

对接受出差的员工,公司要求他们“留在厦门办公,并修改劳动合同中关于办公地点的信息”。据悉,有40多名趣店员工因此事离职,但离职补偿不符合离职员工的预期,一些选择离职的员工已表示:将走仲裁途径。

4.安排孕妇到工地上班

吉林长春市民陈女士称,自己2018年3月通过面试进入某家置业集团中担任装饰工程师一职,劳动合同上规定试用期三个月,合同签的是3年。

后来她发现自己怀孕后,公司马上约谈表示让她离职。陈女士上诉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胜诉。怀孕7个半月的陈女士回到岗位发现,公司安排她在工地上班。

5.办公室一夜变空房员工去上班发现人去楼空

手机购物网站“神奇百货”裁员裁出了新惊喜。别人裁员好歹还能找到公司,“神奇百货”一夜之间搬空了办公室,第二天员工上班时才发现办公室已经没了,这家公司目前已破产。值得一提的是,“神奇百货”的创始人是曾经被被追捧为商业天才、17岁就辍学创业的王凯歆。

除此之外,今年几家“大厂”的裁员也备受人们关注、热议,如果说“花式”裁员是小公司的“伎俩”,那么这些大公司又是如何对待裁员的呢?

1.年度最悲催裁员——“滴滴出行”

HR噩耗接连不断,年终奖腰斩后又裁员。

2月15日,年后开工还不到一周,年终奖被腰斩的滴滴,马上又开始了裁员。

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裁员采取末位淘汰制度,年终绩效考核评级为C和D的员工,都会被谈话劝退。

当然,还有一个戏剧性的现实是:本次裁员将主要发生在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策划、活动等业务支持部门,这也就意味着:HR一边劝退员工,另一边却还要劝退自己。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情,未来几个月后,同样在蔚来汽车裁员时候上演,因为蔚来汽车的HR,成为了裁员事件里第一个被裁的。最后,还是希望滴滴,各大车企不要“熄火”,换个档位开好以后的路。

2.年度最“无良”裁员——“人人车”

裁员硬“杠”《劳动法》,所有员工无补偿。

2月18日下午,人人车开始关闭多地员工系统,强制要求离职,不给员工赔偿,拖欠工资,不发奖金等。

3.年度最“扎心”裁员——“腾讯”

腾讯裁撤10%中层干部,中年人的危机又近了。

3月份,腾讯将掀起史上最大一轮管理干部裁撤,预计裁撤10%中层干部!一场悄无声息在水面之下进行的人事调整正在进行。
此次裁员,腾讯意图优化中层、为年轻人腾位置,裁撤的大多都是30岁以上的中年人,有些甚至是在腾讯干过10年以上的老兵。

如果你手里没有两把刷子,晋升到中层管理的话,你反而是最容易被“砍掉”的角色。

4.年度最“打脸”裁员——“京东”

京东坚决淘汰这三类人,他们不是我兄弟。

京东在经历一番淘汰中层的裁员之后,又开始取消快递员的底薪,并声称坚决淘汰这三类人:

1、不能拼搏的人

2、不能干的人

3、性价比低的人

曾经的东哥:我们不会开除任何一位兄弟!

现在的东哥:我们都是兄弟,要底薪干嘛?

这一切变化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堪称年度最“打脸”裁员。

5.年度最“幸福”裁员——甲骨文

甲骨文裁员N+6补偿,员工成“裁员拆迁户”。

5月7日,甲骨文北京公司上午召开会议,然后宣布参会员工,均已被裁员。这个画面,简直和电影一样。

对于这一次毫无防备的裁员,甲骨文给出了外界公认的良心N+6补偿方案。并且解约合同签得越早,补偿越多。裁员拆迁户,从此,一个新名词就诞生了。

不过裁员虽然算得上良心,但整个裁员过程,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往往是受伤害最大的人。

当你手里拿着高额裁员赔偿的时候,这些赔偿金也在说:你没用了!

是悲是喜,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6.年度最无奈裁员——“西门子”

打败你的不是对手,而是时代。

6月,一则关于“西门子万人裁员“的消息冲上了热搜。西门子公司将在全球裁员1.04万人,节省22亿欧元的成本。预计到2023年完成。

在西门子此次裁员中,主要的集中在油气和电力集团,为什么集中在这两个能源板块,无疑是在新能源的冲击下,传统能源已无力应付。

有人说,裁员这事,已经逼疯了HR,甚至为了能“安稳”裁员,还特意去向其他行业的HR取经,大家分享着各种裁员的小手段,比如从薪资结构、绩效、合同等方面抠细节抓把柄,这样员工也说不出什么!

感受一下这个画面,不禁让人寒心,裁员或许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每一个被裁的员工背后,竟然是有一群人在“捅刀子”,甚至是HR都默许,视为理所当然。

那么,如何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呢?其实,关于裁员,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并不是你想裁就裁的。

法律条文附上:有关“裁员”的规定

《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在裁员风波一浪接一浪的2019,你还好吗?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走向,但也不要自怨自艾,坐以待毙,要让自己无论何时都有Plan B。



想实时了解更多有关社保、人力资源等相关信息与政策,

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哟!

我们一定会给您带来最“诚”心的内容与干货!


信息综合整理自工人在线、HRGO等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Q_YSW8BMH2_cNUg4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