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们又近了一步!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2019-11-15     炫美视觉

11月14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河北省怀来县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试验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的过程,对其设计正确性进行了综合验证。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择机实施,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

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塔架

此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亚洲最大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进行,模拟了火星重力环境(火星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1/3)。这是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也是中国务实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

火星探测是当前国际前沿的科技创新活动,安全着陆是火星探测任务最艰巨的挑战之一。

此前,10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公开中国火星探测器“真容”照片。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介绍,中国将于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计划在2021年降落在火星。我国的火星探测器暂时命名为“火星一号”。

本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亚洲最大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进行,模拟了火星重力环境等。

中国火星着陆器(艺术图)

据悉,中国航天发展六十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已经与4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40余份航天合作协定:

与法国联合研制了中法海洋卫星、天文卫星;

与意大利联合研制了中意电磁卫星;

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被誉为“南南高技术合作”的典范;

火星 资料片

在嫦娥四号任务中与德国、荷兰、瑞典、沙特、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开展了积极的国际合作,并于今年4月发布了嫦娥六号和小行星探测上的合作机遇公告;

近期在GEO大会上,宣布将高分一号、六号卫星16米分辨率光学数据对全球开放共享。

这些举措为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空间技术成果,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福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LqJdm4BMH2_cNUg4T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