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高?看看这里的解决方法

2019-11-17   糖尿病同伴

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事:空腹血糖明明已经控制的很好了,但大夫还让测餐后血糖。

这是因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异常主要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而餐后高血糖会严重危害心脑血管健康,避免餐后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会与饮食习惯有关,所以糖友避免餐后血糖高首先要从饮食入手。

每天主食的摄入量要合适,碳水化合物总量越大,升糖的潜力就越大。所以,控血糖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要吃过多的淀粉类食物。食物类别要多样化,但吃了土豆、红薯、山药时要减主食,以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不超标。

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数量不同,也会影响到消化的速度,进而影响血糖。每次准备食材,要多准备些升糖指数慢的食物,如粗细粮要合理搭配,多吃蔬菜。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

消化速度不同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大米淀粉比较容易消化,而相比之下,绿豆淀粉粒消化速度就比较慢。可见,大米淀粉比绿豆淀粉更容易升高血糖。糖友应该少吃或不吃各种粘性的淀粉食物,如糯米、年糕、元宵、粽子等。

烹饪时间别太长,食物不要过细、过软,食物要有足够的咀嚼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打得越细,消化越快,餐后血糖上升越快。相反,那些不够软烂、需要细细咀嚼的烹调方法,有利于保持餐后血糖水平的稳定。

加糖的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促使病情加重,所以尽量不吃加糖的食物。对于喜欢甜味的糖友,可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用对血糖影响比较小的甜味剂代替。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进餐顺序很重要。先吃对血糖影响小的食物,后吃淀粉类主食,能延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如先吃一碗少油烹调的蔬菜,再配着鱼、肉、豆制品和其他蔬菜一起,最后吃主食,血糖的波动就要比先吃主食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