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糖尿病人养生过好三关,做到三点血糖平稳入秋!

2023-08-11   糖尿病同伴

原标题:末伏,糖尿病人养生过好三关,做到三点血糖平稳入秋!

8月10日,我国进入三伏的尾声——末伏。末伏期间一般已经进入立秋节气,此时,高温的强度和范围相比头伏和中伏会有所减弱、减小,但部分地区暑热依然强盛。

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虽然时至立秋,但“暑气未消,秋凉未至”,糖尿病人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血糖才好:

糖尿病人迎末伏养生,要过好三大关卡血糖好:

一、气温关,关键防心血管疾病和中暑,

如今立秋节气虽过,但目前仍处在伏天内。高温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此时要警惕心血管疾病;伏天机体能量消耗大,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末伏暑气未消严防中暑。糖尿病人防中暑和心血管疾病,要做到这三点:

1

糖尿病人要避免暴晒,及时饮水。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补充夜晚的丢失的水量,上午也要适当多喝水,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去喝,夜间睡前也应适度饮水。

2、糖尿病人晨练需慎重,午睡不可少。

夏季的清晨是一天里最安静、凉爽的时间,许多老年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健身,呼吸新鲜空气,但这个时段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峰时间。病人容易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卒中,所以避免大量剧烈运动。另外适当午休,使身体得到恢复,改善身体缺氧状态。

3、

糖尿病人要控制情绪,保障睡眠。

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都会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天气闷热,人会比较烦躁。要生活规律,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25℃为宜,适当开窗通风,不宜经常出入温差过大的房间。

3、

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如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后背痛、左手臂痛,甚至出现偏瘫、失语、肢体无力,视觉模糊、平衡偏差等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二、脾胃关,防肠胃病

初秋末伏若脾伤于湿,容易造成肠胃疾病,不仅会出现消化不良,还易出现呕吐、腹泻等疾病,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辛辣和生冷食物。

腹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不是小事,这不只是拉几次肚子的问题,还会影响血糖,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等严重问题。当发生急性腹泻时,糖友使用中西药时分别需注意什么呢?

糖尿病人如发生腹泻,一定要补水,这比止泻更重要

其实,一般腹泻的首选治疗并不是服用药物,而是补液,特别是对于低龄或老年患者。因为腹泻容易引起脱水,严重脱水可能危及生命,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问题会更加严重。

三、干燥关——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立秋时节,容易出现风燥感冒,尤其早晚要受凉,不可长时间吹空调,以免引起秋季干冷的空气侵害,就容易损伤黏膜,引发感冒和呼吸道病变。

糖尿病人感冒,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主要由于感冒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机体分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激素,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进而可能影响机体新陈代谢,甚至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导致感冒的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如果由细菌感染所引起,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罗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由病毒感染所引起,一般可以通过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同时还需配合门冬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

此外,平时还应严密监测血糖的情况,如果血糖水平升高较快,应根据血糖升高的水平,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生活中还需注意饮食,少食多餐,应尽量避免进食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如西瓜、哈密瓜、糖果、巧克力等。以免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此外,还可以适当进食含糖量较低的新鲜蔬菜或水果,如李子、芹菜、黄瓜等,以增加机体所需的维生素,对于预防感冒具有一定的作用,也可以适当缓解由于感冒所导致的血糖升高症状。

糖尿病人末伏养生注意三要点,血糖更平稳

一、首先,建议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乒乓球、室内羽毛球等。运动时间最好选择进餐后1小时,因为此时是血糖较高的时候,锻炼降糖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如果选择在早晨锻炼,需注意一定要在锻炼前进食,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晨练 以走路为例,建议每次30~60分钟,一般慢速行走以每分钟60~70步为宜,中速行走每分钟80~90步,快速行走为每分钟110~120步。 体力较好的患者在行走时还可加一些负荷。 走的速度应按个人体力而定,也不要刻意追求运动时间。

二、保持良好心情,末伏时节,天气还是很热,气温变化会情绪也会产生波动变得不稳定,产生情绪的莫名低落,这就是通常说的悲秋现象。糖尿病患者要做好情绪调节,多与家人沟通,莫让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绪中,造成血糖波动。

三、末伏糖尿病人要加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研究表明,睡眠不足5小时会使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25%,且罹患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至少两种危及生命疾病的可能性要高出30%。建议每天睡眠7小时左右,且早睡早起为宜。

当然,要想血糖好,一定要运用好饮食、血糖监测、运动等方法,如果血糖通过以上方法还高,一定要及时找医生检查治疗!

微信公众号tnbtb8 (糖尿病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