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是底线!政策管理推动特配粉行业加快发展进程

2019-10-12   EBH母婴时代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表示要加强对特配粉的监管。而目前我国特配粉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销售渠道还不健全,相关政策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01

安全监管是底线

《通知》中表示,为切实加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维护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就切实加强特医食品安全监管开展相关工作。

据了解,特殊食品是特定人群用于调节身体机能或是满足营养膳食特殊需要的食品,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特殊食品已经成为食品销售的重要部分。

要加强特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经营销售保健食品、婴配乳粉、特医食品的批发企业、商场、超市、药店、母婴用品店、医院内及医院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月子中心等为重点检查对象, 按照高风险品种全覆盖的检查要求,加大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久久为攻,持续发力,不留死角和盲区,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除此之外,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经营特医食品,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许可证》中的经营项目是否含有特医食品范围,是否在规定的场所从事特医食品经营活动,全面检查特医食品标签标识是否与注册证书内容相一致,并标明注册证号。

另外《通知》中还提到要加大科普宣传,提升群众理性消费和自我防护意识,做好特医食品的安全宣传,不断提升全社会关注特殊食品、维护自身权益、增进安全消费的意识。

中国营养保健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在接受《医学界》采访时表示,“安全的监管是底线,保证安全是特医食品的首要管理任务,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再来不断地来推动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02

销售渠道在摸索中发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个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特配粉已经成为企业差异化布局以及展示企业研发实力的一个方向。但特配行业存在几大门槛,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进入的。

首先是在技术方面,特配粉是极为专业的品类,对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要求很高,比如,专研配方、设置专门的生产线。

企业要想生产特配粉必须具备非常好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工厂必须符合GMP的要求、研发要符合相应的配方设计,整体的管控、安全管理、科学临床研究,才能够研发出一款产品并且符合政府的管理要求。

由于技术要求高,相对的特配粉注册难度也比较大。另外刘学聪表示,“就算通过注册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未来的市场开发,安全管理等都需要持续的健全,获得注册是好事情,未来还要用持续的产品安全、品质要求,让消费者获益,这才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事情。”

另外,目前特配粉的销售渠道对很多国内奶粉生产企业来说也是挑战。

据了解,很多奶粉生产企业的主要销售渠道是母婴店,但特配粉的购买场景医院和药店。

医院和药店渠道对奶粉企业来讲是需要花成本和代价才可能进入,且需求不大,购买频次低导致药店卖奶粉积极性并不高,因此特配粉的购买背景与其销售渠道不符,也就造成了渠道上的不对称。

即便国内特配粉的发展程度较低,在技术、渠道等方面存在很多的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家政策的管理下,特配粉行业正在朝着良性发展。

刘学聪表示,“《2030健康中国战略》、《国民营养计划》等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很好的蓝图,从国家层面来说是非常支持特殊医学配方食品产业发展的。”

据了解,我国曾于2010年、2013年分别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国家标准,推动了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的产品准入。

2017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注册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从监管、产品准入研发、市场流通监管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随着我国对于特医食品行业认知度的不断提升,会制定了越来越完善的相应标准和管理政策去管理产品。在逐步的规范过程中,需求是有的、市场是有的,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地摸索,去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来发展特医食品产业。

刘学聪还表示,“特殊医学食品还涉及到临床应用的问题,也就是未来在临床机构的使用中如何更加地规范科学,在临床机构的使用过程当中消费者如何去购买、选用等,未来的管理制度还会随着管理的不断规范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