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说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
曾经,有人给两拨小朋友分糖,并给他们承诺:
拿到糖后,忍着馋,半小时不吃,后面能得到翻倍的糖果。
最后,自然是有的小朋友,当下立即把糖吃了。
另一部分忍住没吃糖的小朋友,如愿得到了更多糖。
故事的最后,人们常夸赞,忍住不吃糖的小朋友,更懂事更有出息。
但,按照村姑陈的看法,这个故事说明不了什么。
舒坦的享受当下的甜意与美好,其中趣味,任何的过后弥补都无法比及!
对于小朋友来说,甜甜的糖果,自然是想吃就吃的状态,幸福感最高。
那,对喝白茶来说呢?
一款白茶,是该趁鲜喝?还是存上几年后再慢慢喝?
这个嘛,得看您的喝茶偏好决定!
《2》
白茶鲜着喝,风味如何?
处于新茶期的白茶,清新又劲爽,用林女士的诗句形容,是人间的四月天!
鲜妍明丽,温和雅静,充满了生命力,有着温润的美感。
新白茶,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充满着清新气息。
捧来一把干茶,仔细嗅闻,香气尤为清冽,幽雅,安宁。
新茶期的白毫银针,爽朗的毫香满溢而出,像干燥的野草与芦苇,被晒干之后,散发出来的悠长上扬气息。
浓郁的毫香外,还带着馥郁的花香气,独特分明的毫香与花香,合成青白二蛇,摄人心魄。
但临了,在尾巴上散发着鲜灵的鲜笋香,是挖春笋时,一锄头下去,那些饱涨的汁液流出后气息。
新茶期的白牡丹,花香占据绝对的主场。红香软玉般的清新花香,柔和又甜美。
只仿佛,将鲜妍的百花,瓣瓣洒落,汇集一处,香得逼人。
清芬妖娆的花香过后,悠长的毫香在后几冲渐渐现身,压轴全场,以博得满堂彩!
新茶期的寿眉,花香和草药香交织,香得沉郁,能将香气送得很远。
汤水里的草药香,像煮野菊花或是蒲公英等,带花带梗带叶的鲜草药,加水熬煮出来的气味。
旧时夏日,祖母在灶台边上的小锅,慢悠悠的煮凉草药。
那股子清凉的草药香,能飘过窗,跨过门,飘得很远……
寿眉里的花香,虽不似牡丹那般娇媚妖娆,但别有一番柔和风情。
像春末夏初,不少林木梢头,一簇簇小白花散发出来的幽幽淡淡气息。
尚未经过岁月陈化历练的新白茶,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嫩活的劲,像一头小牛犊。
鲜嫩饱满的芽叶里,充满了叶绿素和胶质。
新茶时期的白牡丹和春寿眉,嫩绿的叶片里,涂满了春天的色彩。
筋骨活泛,劲头十足的新白茶,梗叶经过制茶烘干、干燥脱水后,精神又硬挺。
一待注水冲泡,内藏的胶质物便一股脑儿的,释放、溶入、跑到汤水里。
让泡出来的茶汤,稠滑又清润。
优质的新白茶,内质丰厚,芽叶内部藏着不少好东西:茶氨酸、芳香物、胶质物、维生素等。
在与水相遇刹那,内质物纷纷溶入汤水里,光华尽显。
得出来的茶汤,清甜润口,又稠又香,韵味无穷!
白茶,趁着新鲜喝,能感受其中最最鲜活的生命力。
若是您喝茶偏爱这口鲜,可别错过白茶在新茶期的风采!
《3》
白茶存老后喝,有什么收获?
相比于新白茶的鲜爽嫩活,储存上了年份的白茶,更多几分韬光养晦的智慧。
白茶的风味,是不断变化的。
存老后的白茶,滋味以甘香醇美着称。
一款白茶,在妥当储存的情况下,存放时间不低于3年,即可列入为老白茶行列。
在茶类中,工艺简朴特殊的白茶,适宜长期储存。
传统的白茶制茶工艺,只有萎凋和烘干这两道,简朴而不简单。
由于不揉捻、不杀青,白茶得以保留大量的天然风味物质,其中就包含不少活性酶物质。
在后期得到妥当储存的情况下,白茶内部的活性酶物质,在接触到少量氧分子的情况下,可以不断促使自身内质物的转化。
通过自身的酶促氧化,白茶内部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可以被不断生成的络合物质包裹起来,为茶汤增添醇厚口感。
另一方面,伴随着后期良好储存转化,老白茶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质,含量更高。
岁月的大浪淘沙后,得出来的老白茶,弥足珍贵。
喝白茶,将白茶存上三年五载后喝,风采会有什么变化呢?
相比新茶的活泼鲜香气息,老白茶的香气更为沉稳,厚实。
得到良好储存的情况下,白茶的茶香,不会发生任何负面变化,更不会出现茶香变弱、变寡淡甚至于生出怪异味的情况。
老白茶的茶香气息,甘和沉郁,像一瓶老酒,像一曲老歌,充满熟悉与亲切。
芽头毛绒绒的白毫银针在存老后,存上三四年,香气发生了大转变。
曾有茶友过来问,为什么银针存老之后,没有了毫香呢?
抓来一把2016的银针嗅闻,没有啊,毫香依旧特别浓郁,是干燥温暖的稻谷香、粮食香。
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原来茶友认为的毫香消失,是认为新茶时期,那股子野草香,蕨菜香,芦苇香的气息,消失不在了。
其实不是。
这是因为白茶的毫香,会随着岁月的变化而发生转变,转变后的毫香,那位茶友相见不相识罢。
作为新茶时期的花仙子,白牡丹存成老白茶后,沉沉的药香更为明显。
像2014的牡丹王饼,一打开纸箱,最先逸出来的香气,是药香。
这股子清浅的药香,不浓烈却悠长持久,在干茶上、在汤水里,都盈满了这样安神的药香。
药香之余,绰约的还能感受到花香的影子,怡神又可人。
寿眉,作为白茶当中的高产大户,在老白茶的行列中,频频露脸。
因其产量大,时过经年后,顺利存老白茶的机率,相应更多。
老寿眉的茶香,最为突出的,依旧是药香。
绵长有劲的药香,安神又贴心。
除了药香外,老白茶当中,寿眉饼的独特枣香,不得不提。
梗叶粗粗大大的寿眉,生长期长,积蓄的胶质物更充足,经过压饼的包揉和压制后,内部的细胞壁,发生了部分破裂。
部分的细胞液由此流出,黏附在梗叶上,经过后续的储存转化后,有更大的概率,转化出温暖甘甜的枣香。
像是将大红枣煮甜汤,枣肉被炊熟后的气味。
散发着厚实甘香的老白茶,经过冲泡后,汤水表现更是不俗。
老白茶的外观梗叶,色彩自然老去,层次慢慢过渡。
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梗叶内,络合物含量更高,黄酮类物质含量更高……
像泡一款老寿眉,干燥极了的梗叶,一经注水,会安静的发出嗤嗤声响。
不消一会,泡出来的茶汤,甘香醇美,分外动人。
醇厚的茶汤,内容物十足。
啜饮入口,能感受到沉甸甸的质感,韵味悠长。
像凝脂,像长恨歌里面提的,温泉润滑洗凝脂。
像果冻,像刚做好的豆腐花,嫩极了,一晃一晃的。
像米汤,那糯米煮汤,汤感胶质十足,含在嘴里,一抿即化。
这样稠滑饱满的茶汤,是老白茶经过两千多个日日夜夜,潜心修炼而来的产物。
这番别有精彩在后头的老白茶,是不少白茶爱好者,精心将白茶长期储存的最大动力!
《4》
白茶,常喝常新。
在岁月的长河流动里,常能感受到白茶不同的风味。
在不同的存茶阶段喝茶,能领略到不同的美好。
趁鲜喝,清新劲爽,生命力十足。
存老喝,甘和醇美,舒适又亲切!
喝白茶,并非存在某个特定时期喝,风味最佳。
一边喝,一边存,新老白茶风采兼收。
存一箱茶,慢慢陪自己变老。
舒心的喝好茶,每一次喝茶,都属于最好的状态!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