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天晚上的直播间,有位茶友现场拍下一饼2016白牡丹饼后。
留下一个提问:“这茶拿回去能煮茶吗?”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能煮。
毕竟,那可是货真价实的7年陈老白茶。
还是陈化状态极佳,严格按照三层包装,储存在标准仓库内的。
拆开包装,剥掉最内层的饼纸时,馥郁甘香透纸而出。
那股有别于老寿眉饼的清晰纯粹药香,盈然而出。
等实际泡开后,在沸水焕发下,得出来的茶味更是鲜、甘、醇、柔。
冬日里,喝上一饼润泽感极佳的老牡丹饼,是非常惬意滋润的事。
不过,底下也接连有热心茶客回复。
“先泡后煮更好吧。”
“这么高等级的白牡丹,直接煮着喝可惜了。”
话说,这又是因为什么?
冬天喝白茶,究竟是煮茶好,还是泡茶好?
从个人喝茶习惯,会投票给泡茶(常规盖碗泡法)。
不论何时何地,盖碗逐道冲泡才是经典不过时的做法。
《2》
同样是喝茶,盖碗冲泡优于煮茶。
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汤感表现息息相关。
白瓷盖碗冲泡法,茶水比例搭配更显巧思。
通行惯例的茶水比,大致是1:20。
常规110毫升标准白瓷盖碗,投入5克白茶干茶,茶味正好。
不过,此处要补充个例情况。
对待那些超过7年陈的高山白茶,单泡投茶量可酌情减少0.5-1克。
陈化到位,内在茶味转化良好,茶味丰沛,内劲不俗的优质老茶,如果照常放足量进去泡,得出来的茶汤质感很“劲”。
若不是喝茶多年的老茶客,未必能顺利驾驭!
总之在精致的茶水配比下,盖碗冲泡老白茶,茶汤质感非凡。
前6冲、7冲泡茶时,即便沸水刚冲进去,立马就倒出茶汤,分离茶水。
将茶汤分入主人杯中,举杯轻轻摇晃,汤面透亮微漾,飘散着缕缕甘香。
啜一口,茶味醇到极致,绵柔带劲,汤中的蜜韵与药香,从舌面一直铺陈到喉间。
待咽下茶汤后的那一瞬,回甘阵阵袭来,满口甘香,似春风化雨,甘泽生津。
相比之下,煮茶的茶汤质感,略逊一分。
因为,煮茶期间,茶水比例历来让不少茶友感到头疼。
如果自家的玻璃煮茶壶,壶身带有刻度表。
那么,煮一壶400毫升的茶水,投入2-2.5克干茶就已足够。
要是不带水位刻度线,只能凭经验估量。
注水线不要高出壶嘴,以免得煮开烧沸后溢出。
但不管怎么看,煮茶的茶水配比,不如盖碗搭配精致。
毕竟,冬日煮茶,仅需少量干茶就足够煮出一大锅热汤。
投茶量太多反而坏事,会让煮出来的茶汤浓苦不好喝。
但在“茶少水多”的前提下,即便能确保最终的茶味浓淡适中,但在茶汤厚度上,很难达到极致醇厚绵柔的质感,汤中的细滑浆感,略有逊色。
举个例子,盖碗泡茶喝,像小锅小灶烧出来的精致饭菜。
而煮出一大壶热茶消遣,成了烧大锅饭,直接“一锅出”。
为了享受到极致好滋味,肯定是盖碗逐次冲泡,更占优势!
《3》
盖碗泡茶,茶香层次更佳。
白瓷盖碗冲泡出汤,能全方位无死角的展示老白茶的香气。
烫碗烫杯后,趁热投入干茶。
轻摇盖碗,快速震荡激发出干茶香气,揭开一角就能尽情闻香欣赏。
到了正式冲泡环节,沸水冲入盖碗后,立马合盖出汤。
当干茶与沸水直接“打照面”后,会不断激发出缕缕上扬的香雾。
携带无数茶香分子的热蒸汽,被盖子大量拦截。
倒出茶汤后,趁热揭盖闻,满是馥郁馨香。
连续泡茶多次,将这泡老白茶彻底泡淡后,观察分辨叶底。
仓储到位的老白茶,哪怕是凉透的叶底,照样不会出现半点仓味闷味。
而是保留着清晰的粽叶香、药香、木质香等草木类沉稳幽香,冷香怡然,半分不减。
反观煮茶喝,闻香过程没有这么细致。
至少,在煮茶加热期间,盖子温度很高。
万万不能直接揭开盖,凑近闻香。
哪怕是先煮水,等水面加热冒泡再揭盖投茶,也要做全防烫措施。
以免得一揭开壶盖,立马被滚烫的热蒸汽熏烫伤手。
虽然,将干茶投入煮茶壶后,拥抱持续升温的滚沸热汤,能最大限量激发出内在茶香。
一时间,以煮茶壶为圆心,四周范围都盈满甘香。
冬日气寒,这种暖香萦绕的氛围,颇为令人舒怀。
但茶友们要考虑到这点,煮茶喝,大多是“闻着香”。
反复滚沸的茶汤,内部积累的芳香分子,早早飘散到空气中。
最终剩余在热汤当中的“落水香”,数量有限。
喝茶啜汤,当茶汤喝进嘴巴后,明显没有泡出来的那般香滑细润感!
虽说,优质老茶不论泡,还是煮,饮茶后的回甘生津都很出色。
但那股极致惬意的满口余香,回甘生香体验,没法从煮茶里得到满足。
为了喝到甘香与醇厚兼备的美妙茶汤,泡茶更占优势!
《4》
最后,聊一点喝茶现状。
进入正题前,想向大家做一项简单调查。
“平日喝茶,是独处细品多?还是约人一块喝茶的经历多?”
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前者。
品茶喜静,独处放松时,有茶相伴更好。
既如此,在场喝茶人数不多的时候,煮茶远不如盖碗冲泡好。
因为,煮茶的前期准备较繁琐。
需要找出煮茶炉、煮茶壶,如果是传统的炭炉煮茶,还得先将炭火支起来。
因为,单人煮茶,很难控制煮茶量。
一次性煮出满满一大壶热茶,操作倒是方便。
烧开煮好后,放在电陶炉上加热保温,不然晾凉彻底降温后没法喝。
但待在壶内的茶汤,如果放了好几个小时,自己还是迟迟没喝完。
那么,一直待在炉面保温的热茶,且不说耗电问题。
光是反复加热,持续保温,容易破坏茶汤的鲜醇清新度。
最终喝到的风味,远不如盖碗简单随手冲出来的一道热茶好!
盖碗泡茶喝,只需烧开一壶水,就能着手冲泡。
现泡现饮,尝汤感受时,香气滋味更优!
《5》
不可否认,冬天喝老白茶,煮茶喝颇为流行。
小雪时节,北方不少地方,早已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初雪。
冬天气寒,朔风凛凛。
待在温暖的室内,煮上一壶暖心热茶是很多人的应季喝茶刚需。
但冬天煮老白茶,思路可以稍微灵活些。
煮茶,不必强调直接煮干茶。
先照常用盖碗冲泡,泡过6冲、7冲后。
再开启一泡好茶的“第二春”,放进煮茶壶内,加入清水一起煮开。
借助煮茶的高温,让剩余茶味大量汇成一壶甘润香汤。
先冲泡,后煮叶底。
“一茶两用”的饮茶方子,很适合这个季节。
白茶江湖内,超过5年的、用料精致的、货真价实的老白茶,市面上并不多见。
早些年的存量,喝掉一饼,少掉一饼。
不可能像变戏法那样,凭空变出几十箱7年陈老牡丹饼的库存。
所以,对待这般难得的好茶,喝茶时最好“物尽其用”。
比起一壶煮开,细水长流的逐道冲泡细品,更能诠释完整的细腻茶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