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父亲:我们期望自己长大,却不愿你老去

2020-06-19   第一心理

原标题:致所有父亲:我们期望自己长大,却不愿你老去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朱自清在自己的回忆性散文中写道:

“他往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等他的背影混进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大概是很多人对于“背影”这个概念最大的体会,这也同样是很多人对于父亲的共同感受。

我刚上大一的时候,腆着脸皮让父母送我,其实也就想带父母见见小县城外的世界。

一开始父母还是很极力拒绝,但是父亲嘴上说着不要,嘴角却止不住的上扬,那时候我就更加坚定了带父母到大城市来看看的想法。

那是我第一次将与父母相隔甚远,也是第一次看见父亲哭。

父亲在返程那天,别扭地说着:

“孩子,以后你就自己照顾好自己哈,父母不在你身边,别让自己受委屈,我们心疼。”

这是父亲为数不多直接跟我表达感情的时刻。

我跟父亲都不是善于表达感情的人,所以气氛一度很僵硬,且尴尬。我点点头没说话,别说拥抱了,连父亲的手都没拉一拉。

只是看着父亲转过身去,走了几步就抹起了眼泪。父亲看起来又瘦又小,曾经那么挺拔的背影,怎么忽而瞧着就佝偻龙钟了呢?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我的父亲正在变老,并且已经老了。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我之所以觉得父母近几年衰老的速度越来越快,是不是因为“ 自我应验预言( 即如果期待某件事发生,它就真的会发生 )”所导致的。

毕竟我一度想要快点长大,想要快点成为父母的依靠,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存在“默默期待父母变老”的情况?

直到去年父亲节,父亲接过我送的礼物后,说了一席话让我彻底打消了那样的想法。

我的父亲说:

“以前我真的不觉得自己老,但是看着你越来越懂事,越来越独立,我才发现自己在慢慢淡出你的世界。想为你做的事还有很多,却无力再一一办到,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真的老了。”

父亲说这段话的时候,始终垂着眼,眼神都变得特别暗淡。

没有谁期盼谁长大,也没有谁期盼谁变老,只是大家都被时间追着跑。

好像大家都是这样——随着年岁的增加,亲情成了不能轻易触碰的话题,尤其不能深谈,仿佛多说一些,眼泪就会忍不住涌出来。

由于工作的原因,现在一年也就回家一两次,越是这样,我就越能清晰的感受到父亲身躯的变化。

当我头顶的高度刚刚触及父亲的腰部时,我总是拼命往上窜,总想看看父亲的肩膀到底有多宽。

后来目光所及之处到了父亲的肩膀,我就又想要再长高一些,去看看父亲所看见的风景。

再后来,倒是能看见父亲所看见的高度了,父亲却变矮了。曾经需要仰着头才能望见的大树,好像渐渐变得不再那么高大了。

你问我父亲的背影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会回答你不知道。因为长久以来,我见得最多的是父亲的正脸和侧脸。

但如果你去问我的父亲,我的背影是什么样的,他或许可以立刻回答出来。

他能够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认出我的背影,我却难以从人群里快速准确的辨别出,哪个才是他。

我们一路往前跑,留给父母最多的不是拥抱,竟然只是背影,这大概是绝大多数子女的遗憾和悲哀。

我曾经问我的母亲,为什么每年的父亲节都是在母亲节之后,我的母亲打趣说道:“因为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来自母亲啊,没有母亲哪来父亲。”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父亲有不一样的见解: “因为天底下的父亲都不太擅长真情流露,安排在更炎热的日子里,能够有效避免父子、父女间的拥抱,这种拥抱简直是人间尴尬!”

是的,我的父亲一直都不太擅长处理温情画面。在他看来,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接触就千万别接触,否则真会四肢僵硬,不知道该怎么办。

至于我是怎么知道,还不是因为我在他“人间尴尬”话音刚落时,就猛地抱住了他。

父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在一开始,并不会多亲密,之后父亲的影响才会产生效果。

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父亲不仅是保护者和教育者,更是孩子成长的榜样。 此外,从社会学系理论角度分析,父亲对孩子性别认同、性格形成和社会角色定位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知道你与自己父亲相处的时间有多少,但是在即将到来的父亲节之际,希望你可以给他一个惊喜。

尝试拥抱一些也好,陪他吃顿饭聊聊天也好,哪怕只是打个电话说一声“父亲节快乐”,都好过你什么都不做。

生活中的惊喜是需要制造的,你怎么就知道你的父亲一定不喜欢你送上的惊喜呢?

祝愿天下的父亲都有个好身体,都可以跟自己的孩子嬉戏玩闹。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laying Pygmalion:How People Create One Another》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