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耍赖、说话不算话,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做,你是吗?

2020-11-26     淘妈育婴

原标题:孩子耍赖、说话不算话,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做,你是吗?

文|淘妈

和孩子约定好看一集动画片就去睡觉,可是孩子看完一集还要继续看第二集、第三集;

去超市前就和孩子说好不买玩具,可是走到玩具区,孩子还是会大哭大闹,不买不走;

孩子爱吃糖,妈妈告诉孩子吃糖对牙齿不好,每次只能吃一颗。孩子开始答应的好好地,但是每次都是吃完一颗又一颗,并说“这是最后一颗了”;

……

以上这些场景,家长们一定不陌生。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说话不算话,本来已经说好了,到头来却耍赖、不按约定执行。长期这样的话,害怕孩子成为言而无信的人。有没有好的方法去帮助孩子改变这一点呢?有,但前提是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而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就自控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家长可以抓住这个关键期,帮助孩子改掉说话不算话的“毛病”,培养诚信的品质。

帮助孩子认识、理解承诺

想要孩子能做到自己的承诺,就需要让孩子理解什么是诺言。父母可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简单的话语解释“承诺就是约定,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当然了,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同时也缺乏经验,家长就可以借助一些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

情景模拟:孩子想要下楼去骑车,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现在太热了,我们等不热的时候再出去玩可以吗?”如果孩子同意了,那你就向孩子强调“天不热的时候妈妈会带你下去骑车,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相信妈妈会说话算话的。”然后等到天不热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带着孩子下去玩。同时也要向孩子讲清楚“妈妈上午答应你的事情,下午是不是做到了?我们一定要做个言而有信、说话算话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妈妈的解释以及孩子的亲身经验,他慢慢会理解什么是承诺。而且答应了别人的事情要做到,这样双方都会很开心。

父母做好榜样

其实上面提到的情景模拟,妈妈在帮助孩子理解承诺的过程中,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因为妈妈说话算话,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也会成为言而有信的人。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做到。做不到的话,也要向孩子道歉,讲清楚原因,并且提出补救的措施。这样才会让孩子意识到承诺是很慎重的一件事,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轻易答应。

像我家淘淘看动画片前,我们都会先说好看几集。我们说的看几集,评判标准是这集动画片的时长。如果是20分钟一集,那就只能看一集;如果是10分钟左右一集,是可以看两集的。有时候我说看一集,孩子会欣然答应,然后我们拉钩。看完,他会自己关掉iPad。有的时候他想多看几集,当我们提出看一集的想法,他就会说“两集”。商量无果的话,我们会按他的要求来,但前提还是要说话算话,看完就关机。因为他知道在他想看两集的时候,答应我们看一集,自己是做不到的,这样就说话不算话了。所以会再争取多看一集,在我们同意之后,他是可以做到看完关机的。

孩子不守时:先“通情”,在“达理”

一般在孩子没有遵守约定的时候,父母就会很生气,逼迫着孩子要履行诺言,这也是不可取的。在要求孩子之前,父母先搞清楚,这个约定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还是你们给孩子下达的“命令”。如果是孩子当初心甘情愿许下的承诺,那就需要好好引导了。但如果是家长的“命令”,那就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了。面对孩子,家长要多一些同理心,因为孩子的意志力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强大。

淘妈说:约定的本质是一种信任和被信任的关系,能教育孩子遵守诺言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长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自己也要用充满智慧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在改变孩子说话不算话这件事上,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分享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V-EBXYBdHeNs4oxCE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