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妈
上周我从网上给孩子买了一些零食,快递送过来的时候,刚好一位朋友带孩子在我家玩。当她知道我买的是零食后,很惊讶“你还给孩子吃零食呢?那多不健康啊?我家孩子长这么大,除了酸奶我没给他吃过任何的零食。”我望向朋友的孩子,开玩笑说“我恒宝儿可真可怜,长这么大都没有吃过零食。”然后我也给朋友说了孩子吃零食这件事,朋友听后接受了许多。其实有很多家长就和朋友一样,听到“零食”这两个字就如洪水猛兽般,觉得孩子半点都沾不得。而孩子往往是对零食心之向往,垂涎三尺,甚至能为了吃一颗糖而甘当别人的小跟班。其实零食该吃还是得给孩子吃的,只要家长记住这4点就行。
绝对禁止孩子吃零食,也是一种伤害
零食也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通常那些纯天然、添加少的、低油、低糖、低盐、不含酒精的零食都可以称为是健康的零食。像这些零食,家长是可以给孩子吃的。还有些零食含有多种添加剂、高糖、高油、高盐等,对孩子的健康不利,这就是不健康的零食。当然了,像这种零食还是不给孩子吃为好。
对于一些孩子来讲,他们的新陈代谢快,正餐吃完没多久就饿了。这个时候吃点零食的话,方便快捷,还能让孩子饱腹,也算两全其美。而且孩子本身就对零食充满了渴望,如果孩子能吃到零食的话,也会有满满的幸福感。像朋友家的孩子一直没吃过零食,看到别的小朋友吃,自己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还时不时舔舔嘴巴。可想而知,孩子有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吃点。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我是主张给孩子吃零食的。当然了,家长给孩子吃(健康的)零食也不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几个原则还是要遵守的。
1. 最好在两餐中间吃零食
给孩子吃零食,最好选择在两餐的中间点。一方面是,这个时候上一餐孩子消化的差不多了,有了饥饿感;另一方面是不会影响到下一餐的正常进餐。有些家长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隔一会儿给孩子吃点水果。再过一阵又给孩子吃点饼干、酸奶,这样到了正餐时间孩子可能已经吃饱了,正餐就不好好吃了。
2. 控制好零食的量
即便是在两餐之间给孩子吃零食,也不能吃太多,差不多感觉孩子吃了不饿就好了。不然孩子吃太多的话,到了饭点又不好好吃饭了。
3. 不把零食当做奖惩手段
有很多家长都把零食当成了奖惩孩子的手段“你要是听话,我就给你棒棒糖吃”、“今天不去幼儿园的话,那你就别想吃你最爱的奶酪棒了。”关键是,这个方法很管用,基本一说出来孩子就变乖了。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零食产生更大的兴趣和依赖,不利于孩子养成好习惯。
4. 自制零食
如果家长不放心外面卖的零食,也可以在家自己做。像溶豆、饼干、蛋糕、棒棒糖、雪糕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家完成的,而且也很简单。可以的话,家长也能和孩子一起制作零食,这样还有助于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我上周就给孩子做了雪梨棒棒糖,味道和买的没差多少,偶尔吃一根也没啥担心的。
淘妈说:零食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家长不要“妖魔化”零食,甚至一点零食都不给孩子吃。如果你能按照以上这些原则做的话,完全可以放心给孩子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XEYTngB9EJ7ZLmJ3g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