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新冠肺炎零新增,但拐点未到,零新增不代表零风险

2020-02-24     健康plus

现在大家最想听到的消息应该是疫情被彻底控制住了,在家呆了一个多月了,很多人表示等解封了,自己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胡吃海喝,吃遍天下美食,还有人表示出去旅游,看遍天下美景,另外也有人最想做的就是去人多的地方转转,感受一下繁华是多么美好。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解封了,即疫情控制住,确诊的患者都顺利出院,各地都未出现新增患者,而非拐点没出现,就慌里慌张开始出去扎堆。

​确实,随着各省市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疫情在朝好的态势发展,各地也相继出现零新增的情况,截至2月23号,全国21个省市实现零新增,即没有出现一例确诊病例。西藏连续23天未出现确诊病例,青海16天未出现新增病例,湖北神农架等地区确诊病例也已经清零。

战疫的好消息持续传来,似乎给大家打了定心剂,然而,零新增是否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当然不是,以云南、海南等地为例,前一日“零新增”后,又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海南在保持40个小时内“零新增”后,于19日新增5例确诊病例。其中海南新增的病例主要是局部发生本地聚集性疫情,主要跟返程复工有很大关系。

​但是最近几天随着疫情被不断控制以及部分旅游景区、饭店相继开门,加之很多人似乎在家憋坏了,于是出现了扎堆的情况。从各地网友爆出来的图片能够看到,一些商场内部、饭店门口以及景区内摩肩接踵,部分人甚至连口罩都不戴,就三五成群在一起聊天,这是已经彻底放松警惕了?有网友甚至吐槽:惜命的自己忍不住瞪大不可理解的双眼。

此前,钟南山院士根据模型测算,2月中下旬全国病例数可能将达到峰值,在4月左右疫情才有望平稳,且峰值不等于“拐点”。多地零增长之后出现疫情反复,与近期复工等人员流动密切相关,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即使已经零增长,依然会出现疫情波动。拐点未到,零增长并不代表零风险,由于病毒的潜伏期长达14天及更久,因此暂时出现零增长不代表之后不会出现新增病例。

​小心驶得万年船,随着复工的开始,在办公室办公以及在外面吃饭是大势所趋,但是不代表就可以彻底放松警惕了,在2月21日情况通报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讲了一个确诊患者的故事:一名女性在家人确诊后,照常复工,随后确诊,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该女性工作时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最后66名密切接触者需要集中进行医学隔离,另外200多名一般接触者需要再加进行隔离。复工重要,身体健康更重要。

李兰娟院士之前说过一句话:不要对传染病有思想上的松懈,虽然目前疫情在朝好的态势发展,但是依然不能放松警惕,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清醒。已经自觉在家里呆了这么久了,如果死灰复燃那便得不偿失。

​对于上班族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

1、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的情况要及时说明,切不可带病上班,此时公司应该不需要如此敬业的员工,因为可能会给其他人带去困扰。特殊时期,办公室出现一个咳嗽的人,恐怕其他人都慌了。

2、保持室内通风,一天至少在2-3个小时,有效通风也可以预防其他呼吸道疾病。

3、建议戴好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同时做好办公室、走廊、厕所灯地方的消毒工作。集中供餐的单位,建议实行分餐制以及错峰用餐,避免扎堆。

4、勤洗手,在触碰过其他东西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清洁手部。

​还是那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如果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复发的事件根本不会发生,对于传染病,要从内心重视起来,做好防护,勤洗手,减少人员聚集,注重个人卫生,实行分餐制,最大限度减少聚集性传播风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N63dnAB3uTiws8Kj8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