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当天看到一条老师拒收礼物的新闻,还是挺有感触的。
福建一所学校,校长亲自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一边和孩子问好,一边督促孩子不要带礼物进校园。提了礼物的小朋友只好把礼物袋交还给爸爸妈妈。
相信所有当父母的都有过这个纠结: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呢?
送吧,一方面怕拒收;另一方面又担心,送了一次之后,以后不仅每次都要送,而且礼物价格还得"水涨船高"。
要是不送吧,若是其他家长都偷偷送了,我们家孩子会不会受冷落受欺负?
其中的"博弈"堪比职场。
想当年刚刚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有过类似"懵懂无知"的经历。
我家孩子属于小月龄,和同班同学比起来要矮上一大截儿。再加上听了身边几个"过来人"的经验,也想着给老师送点礼,好让老师多关照点。
我们找到老师说明来意之后,老师说什么也不肯收礼,要我们带回去。我只好找到一位当幼师的朋友请教。
朋友一听到"送礼"两个字,立刻明白了我纠结的地方,告诉我是我们"想太多了",其实幼儿园并没有那么复杂的勾心斗角,只需要多对老师说3句话就好,这比送礼实在得多。
常对老师说这3句话,比送礼更实在
给老师送一次礼不过是一点蝇头小利。现在很多学校管得严,老师收了礼反而会受到处罚,得不偿失的事情老师当然不愿意做。
抛开金钱的问题,教师也是一份职业,老师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轻松顺利一些。
第一句: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
一般幼儿园一个班只有两三个老师,但是却需要照顾二三十个孩子。老师的辛苦程度可想而已,而且事实上也确实无法绝对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总有疏忽或漏掉的可能。那些性格内向、父母又不常出现的孩子,的确很容易在一个集体里被老师无意地的忽视了。
常对老师说"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不是让家长到幼儿园去帮忙带孩子,想想这也不可能。
我们能做的是积极响应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参与家委会的一些活动、在班级群里响应配合老师的计划安排等等,这些就是在帮老师完成各种各样的幼儿园工作安排,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
一个愿意花时间到学校参与各种活动的家长,比一个总是送礼的家长更容易被老师记住,在平常的幼儿园生活里自然而然不会忽视孩子了。
第二句:老师,我们家孩子调皮,您费心了!
古人常说"犬子不才",用这种谦虚的说法来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孩子。
看起来有点古板迂腐,但成人的世界其实又非常吃这一套。因为谦虚的说法不会让别人感受到敌意,无形之中就拉近了距离。
父母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可以客观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可以让老师快速了解孩子,记住孩子的特征,方便以后有针对性的照顾。另一方面,老师也会找出很多孩子的优点,去回应父母的谦虚说法,这样也能在老师心目中起到正面的强化效果。
第三句:老师,您对我们家孩子有什么建议吗?
现在幼儿园都是下午4点多就放学了,但老师一般需要到5点以后才下班。这中间一段时间,其实也是幼儿园留给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时间。
父母如果有时间去接孩子,不妨顺便在这个时间段找老师聊一聊孩子当天的情况,问问老师有什么建议。
第一次老师很有可能含含糊糊的回答"挺好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因为老师忙碌了一天要照顾二三十个孩子,很难每个孩子都关注到。
不过,当父母经常问老师孩子的情况,老师就会记在心里,白天的时候就会更加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回应家长。
【蔓德育儿小心得】
如何和老师沟通?如何能让老师多关照孩子?
对待老师的态度,不需要像下级对待上级一样阿谀奉承,如果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总是想着用礼物或言语去讨好,老师反而觉得这家人好欺负。
但反过来,总是不考虑老师的感受,在人家下班休息时间不短的电话、短信沟通,也会侵占老师的私人空间,导致老师对这个家庭整体印象都很差。
很多时候是我们父母把问题复杂化了,其实老师也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老师觉得父母好沟通、好接触,自然会对孩子也抱有好感。
【互动话题】
你给老师送过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