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孩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这叫童言童语,叫童真。
10岁的孩子,写作文前言不搭后语,这叫让人头疼,叫学渣。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5岁还是10岁,用嘴说或是用手写,都是大脑运转,想象力工作的表现。
可是,放到学习中,卷面里,还是前言不搭后语,作文分会让老师父母陷入焦虑。
虽然,有些孩子写作文,还挺有趣。
小学生"作文零分"意外走红
一篇作文,应该是日记,写着2月30日,晴,但一天没出太阳,爸爸买回两条金鱼,淹死一条,孩子很伤心。
老师才是真伤心,万万没想到,改个小学生作文,居然见了世面。
一辈子也没见过的2月30号、晴天没太阳、被淹死的金鱼,一次都见到了。
这作文太魔幻。
在作文上发挥想象力的孩子,绝对不占少数。
可这些孩子的想象力,过于偏锋走马,玩得就是心跳,在触怒老师和父母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比如下面这个孩子,大概是真不想写作文,但又不忍心作文纸被浪费,要留下自己的墨宝,万一老师对自己的小创意心满意足,给个满分也说不准啊。
于是,孩子在作文题目下,写了7个字:此处省去600字。
老师当然不会客气,一个大大的0分,就像悄然升起的满月,照亮孩子的尴尬,批语:此处省去60分。
这孩子,万一到高考去抖机灵,相信他的父母,想想就会吓得一激灵,回过神就给孩子一顿好揍。
毕竟能这么写作文的孩子,肯定是三天没被妈妈揍的娃了。
写好作文的意义
01.作文是学习竞争力的"均板"
作文是一块最稳定的得分点,就算不追求满分,至少要保证能拿到作文分的80%,在学习中,才有一定竞争力。
就像"长板效应"中,如果作文变成短板,就算其他科目再长,也会拉低成绩。所以,我们要保住作文这块"均板",也就是平均值板,追求变长板。
02.写作是学习的催化剂
我听过家长说这样的话:作文,只需要45分就够了,找个模板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套,不需要平时花太多时间。
我只能说,这样说的家长,根本不懂学习。
学习是个"输入输出"再倒逼"输入"的过程,什么意思?
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不是闭门造车,是从学习输入到自身后,再反馈出去,这个过程需要经过思考和总结,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倒逼自己重新输入学习。
这个完整的学习模型中,写作,就是输出的核心体现。
有心的家长会发现,凡是成绩好的学生,没有不会写作文的。
这个道理,却很少人告诉你为什么。
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
无他,手熟尔。——《卖油翁》
写作文不是什么天赋,是技术。
只要是技术,就能提高。
希望家长抱着这种态度去思考,就会找到孩子写好作文的捷径。
捷径一:有效读书
很多家长把找个好语文老师当做捷径,比起老师,真正能点拨孩子的是:读书。
读很多很多书。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是随便说来听听的。但不是什么书,都适合孩子读的,这是需要家长把关的地方。
不能一味读习题书,那对作文没有帮助,也不能总读小说,甚至网络小说,那会变成孩子的娱乐,根本没有学习效果。
这里推荐美国作家克莱瑞的《亲爱的汉修先生》,获得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是获得国际大奖的老字号了。
老师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十本作文书。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提高作文能力,找类似这种好书,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捷径二:有效练习
我见过这样的家长,一个暑假,让孩子每天写日记,孩子倒是很听话,写了一个暑假。
结果家长翻开作业本,当场气哭。
孩子写的都是啥。
这就是典型的无效练习。
一篇有价值的练习,比无数练字般的写作,有用的多,更何况,这孩子的字,写得也是真不咋地。
每次有效的练习作文,要有正确的结构,思路和表达。
800字到1000字的内容,只要抓好这三点,再把字写漂亮点,完全可以安全地拿到作文分的80%。
家长不要对作文太轻视,作文本身份值就很高,是一块稳定的得分点,丢不得。
更何况,写作背后的意义,比作文本身更重要,一定要认真提高。
你家孩子写作文怎么样?你为此做过什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OoL83QBURTf-Dn5R0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