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越看自家“儿子”,越觉得长得像好哥们,亲子鉴定后兄弟反目

2020-10-09     蔓德育儿

原标题:男子越看自家“儿子”,越觉得长得像好哥们,亲子鉴定后兄弟反目

人生,最怕"空欢喜"。

付出了真心实意,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养孩子,养了十多年,打过骂过,但都是源于父母本能的对孩子好过。

突然,发现孩子不是亲生的,曾经拥抱孩子的温馨,在这一刻恐怕也会变得不是滋味。

好哥们生娃也一起,却埋下了反目的结局

有一对好哥们,从小穿同一条裤子长大,大概是感情太好,他们上同一个大学,在同一个城市工作。

就连恋爱、结婚,甚至生孩子,步调都出奇接近。

因为住得近,生孩子的医院也在同一家,产房也紧挨着。

其中一家生了个女儿,另一家生了个儿子,皆大欢喜,两家人互相认对方孩子"干女儿""干儿子",还开玩笑地约定,定个娃娃亲,以后让两个孩子继续两家人的缘分。

时间飞逝,生儿子那家越来越觉得不踏实。

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五官轮廓越来越清晰,困惑感也越来越清晰:

为什么自家"儿子",越来越像自己的好哥们,反而是"干女儿",越来越像自己?

起初怀疑这是自己疑神疑鬼,悄悄在"干女儿"一家人来做客时,想法拿到了对方父女的头发,做了亲子鉴定。

这下两家人要傻眼了:

"干女儿"才是亲女儿,儿子才是"干儿子",是好哥们的儿子。

当初医院给抱错了?

闹到医院,调出资料才知道,责任方不在医院。最后,好哥们不得不承认,当初想要个女儿,但生的是儿子,恰好生孩子的时候,产房又近,所以他得以"偷龙转凤"。

两个要好一辈子的好哥们,就此反目。

可是,上一辈留下的困扰,并没有止步于上一辈。两家人都对两个孩子,投入了百分之百的情感,孩子也对现在的父母非常眷恋。

如今,亲生骨肉归位,孩子心理上根本受不了。

造化弄人

有时候只能感慨造化太弄人,孩子在不同的家庭,会遇到完全不同的人生。

2013年,有部日本电影《如父如子》,讲得就是两家人抱错了孩子,其中一家人家庭优渥,但父亲冷酷,另一家人家庭贫苦,但父亲对孩子的爱,非常热烈。

当两家人知道,投入了所有心力的孩子,不是亲生的,从伦理上产生的巨大对冲情节。

虽然这是个电影故事,但真实世界里,真的抱错孩子,结局往往远比电影更冰冷。

2017年,俄罗斯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

一位俄罗斯妇女,在丈夫离世后,和孩子做了一次亲子鉴定,发现对方和自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虽然,解开了为什么孩子一头黑发,与他们家传统的俄罗斯金发完全不同,却无法解释,她的亲生孩子在哪里。

虽然,给了"养女"所有的爱,但她仍然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里,过得如何。

通过追索,终于找到了她的亲生女儿。

如今生活在贫穷之中,已经生了3个孩子,和"养父母"关系恶劣,处于非常低谷的人生。

原本应该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女孩,却当上了白领,过着中产生活。

造化弄人,何不唏嘘?

虽然现在条件更好,但家长不要放松警惕

时代在发展,有些上世纪的漏洞,确实会造成孩子抱错的现象。

比如当时的医院管理体系混乱,有空子可以钻,比如那时候育儿观念不强,甚至父母对孩子的照顾都不周全。

但如今,孩子从抱出产房,就挂上了脚环,直到出院才摘下。

如果不是出生那一刻就"偷龙转凤",很难再做到抱错的现象。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为了不出现俄罗斯那家人的真实的悲剧,让自己的亲骨肉,能在自己身边开心长大,父母还是要多些注意,不要放松警惕。

第一,分出专门家庭成员盯孩子

从我自己的经验看,生孩子的那天,其实很混乱,大家的焦点会在产妇、孩子、医生上不断转移。

有时候,确实会发生漏掉的情况。

所以,在进产房前,就要安排好工作,指派一个家庭成员,专门盯孩子,目不转睛。

这样还有另一个好处,提防有人贩子偷孩子。

第二,尽快回家

只要能保证有人专门从产房门口,到病房里,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在现在的条件下,想抱错的概率几乎为0。

但人多手杂的地方,意外存在的情况总会存在的。

加上医院床位紧张,许多产妇恢复的比较快,争取尽快回家,降低孩子和孩子混淆的危险,自然会让孩子更安全。

从数学角度来说,抱错孩子只是个概率问题,可能万分之一或者百万分之一,似乎没什么。

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就是一生、一辈子。

还记得那对28年抱错的孩子吗?

错过亲生孩子的人生,该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啊。

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不要让悲剧发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FmgC3UBLq-Ct6CZOXw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