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7岁开始的叛逆,让父母头疼。
孩子青春期开始的叛逆,可能让父母全身疼。
青春期,真是一段美好又深刻的时期,孩子开始进入成熟的冲刺,而父母则倍感焦虑,一方面是孩子的学业和未来,一方面是孩子萌动的意识,怕铸成大错。
提心又吊胆。
特别是当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学着顶嘴,家长的神经更加紧绷。
但,那又怎样?孩子一天天成长,如同迸发的幼苗,该来的始终会来。
孩子的青春期不是洪水猛兽,但炽烈如火
之前很喜欢陶虹演的《小欢喜》,其中有一段剧情,曾上过微博热搜,那是乔英子和陶虹扮演的妈妈吵架。
其中有一幕,既戳痛了妈妈们的艰辛,又揭开了孩子们不得不隐忍的难耐。
乔英子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总是往爸爸那边跑,两口子已经离婚,宋倩认为是自己拉扯大的女儿,现在感觉被背叛。
两人终于因为一碗燕窝,乔英子开始顶嘴,两人在家里争吵了起来。
最后,乔英子不断给妈妈道歉。
这场风波才慢慢平息。
这个场面,不过是千万家孩子和父母的对抗的缩影。
当孩子不再是父母的所属,不再是父母的挂件,而是一个独立个体的时候,双方的整顿不可避免的如期而至。
除了学习压力,还有因为萌发的性别意识,继而产生的早恋,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好奇,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父母们把孩子青春期,当做洪水猛兽。
其实,青春期不是洪水猛兽,不过是因为过于炽烈。
对此,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有过详细的探讨,她认为:孩子青春期开始学会顶嘴,家长做3件事,孩子未来才会更懂事。
家长少做3件事
第一,少唠叨
或许是李玫瑾教授的工作原因,她的育儿理念,一向带着一种坚定的态度,不拖泥带水。所以她认为,孩子青春期来临时,家长不应该唠叨,让原本对父母的尊重,逐渐变成厌烦。
父母只需要在需要时,点两句即可,所谓响鼓不用重锤,要改变"说教"的方式,以"沟通"也就是"商量"的交流模式为主。
第二,少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和子女最大的矛盾在哪里?其实,许多时候,最大的矛盾在,父母把自己,当做家庭的中心,当做子女的"圣旨"。
就像陶虹演的宋倩,她就觉得,女儿是自己一天天养大的,当然应该听自己的,顶嘴是不可以的,青春期是可怕的。
但,青春期意味着,孩子长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世界观。尊重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少以自我为中心。
第三,少干涉孩子的社交
有的家长,为了杜绝孩子谈恋爱,干脆开始监控孩子的手机,甚至孩子的朋友里,每个异性朋友,都要格外关注。
这哪是防止早恋,这是禁止孩子社交。孩子生活在"囚禁"般的生活里,怎么才能向父母敞开心扉?
孩子有正常的社交,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属性,强行干涉,只会造成叛逆效果,你说孩子怎么会不顶嘴?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禁止,而是向他们灌输人生更高的追求,以及对"性教育"的科普,让孩子坚持学习,不要犯错。
结语
每个从孩子成长为父母的咱们,都会对当时父母或多或少,插手自己的青春期,记忆深刻。
也有很多人,忘记了第一次和父母顶嘴,是什么时候,什么样子,为了什么。
但总会记得,那时候,自己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
现在当父母了,其实不希望孩子把顶嘴,当做成年的标志,更希望父母子女之间,关系是融洽的,是阳光雨露的。
这就需要占主动方的父母,更细微地观察青春期,更体贴的对待孩子的顶嘴。
你的孩子青春期顶嘴吗?你是怎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