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警用装备,大家会想到警车、警用摩托、单警装备……甚至警用直升机、无人机、平衡车等都不算“稀奇”。但你知道监狱在五六十年代靠步行、独轮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吗?到七八十年代才开始有手扶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监狱民警的警用装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的不仅是新上海监狱的巨大变化,更是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我们一起为新时代中国加油!
警服制式的变迁
警服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秩序、公平、正义、尊严。警服不是一般的行业制服,也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服,它是国家政权的一种象征,体现的是国家强制力。换言之,警服已经成为国家强制力的符号,在社会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警服的样式经历了很多次的变化,但是那凛凛的威严却因因相袭,永久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监狱(劳改)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由解放军从事安全保卫(公安部队)的军人担任,其制服样式与当时解放军的服装相同,只是在上衣左臂处增加公安臂章。那时物资极端贫乏,在实际工作中除提篮桥监狱以外上海监狱系统没有配发警服,执法工作中民警穿着便服管教犯人是常态。
1950年1月,公安部通知各地公安机关按统一的制式,分别承担制服的制作工作,并随通知下发了警服样品。以后又不断补充有关装备品种,称‘五零式警服’。
1953年,公安部设计了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及帽徽图案。1956年夏季在全国各城市普遍施行。
五零式警服
1953年警服
1959年10月1日,民警服装施行新的制式。改制式后的警服,冬季服装上衣、下衣均改为藏蓝色。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装制式改式问题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装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相同。
1959年警服
1966年警服
72式警服。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公安民警。当时,为了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特点,1972年1月,人民警察服装的颜色由草绿色改为藏蓝色。”
1983年7月,上海市劳改局整建制由公安转为司法行政建制。
83式警服。冬夏装全为橄榄色,裤子中缝镶红牙线,标志符号有帽徽、帽前线、领章。
72式警服
83式警服
1989年6月30日,对‘八三式’警服进行改革。‘八九式’警服基于‘八三式’,臂章由悬挂式改为直接缝制在夏装与冬装上。
1999年开始,全国开始换发新的警服(99式),这套警服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蓝色,交、巡警衬衫采用浅蓝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铁灰色(后改为浅蓝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99式”警服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国际接轨”,这身警服的颜色更加符合现代化警察对于警服的需要。
八九式警服
99式警服
警用装备的变迁
警用装备是指警员所使用的所有物品。对现在的监狱民警来说,成套的单警装备、警务通是我们最常用警用装备,在以前,口哨、手铐才是执勤民警的主要装备。
早期手铐
对讲机
拇指拷
长形口哨
随着时代发展,上海监狱单警装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种类日益丰富、数量不断增加、管理日趋规范。
2010年起,上海监狱根据监管改造工作形势,开展了现代警务机制建设,大力推进警用装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警用装备管理制度体系,监狱设立装备库,监区设立装备室并添置单警装备橱,形成了监狱、监区和单警装备分类配备机制,统一警用装备配备标准,警用装备从种类到数量都配齐到位。
单警装备
单警装备包含多功能腰带、伸缩警棍、自卫催泪喷射器、手铐、警哨、强光手电、对讲机和视音频执法记录仪等。
目前,上海监狱系统一线民警全部配发了整套单警装备,为监狱安全、公正执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警务用车的变迁
新中国公安队伍建立以来,警车一直伴随和服务着人民警察,在各种警务活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人民警察无怨无悔的忠实“伴侣”。
自行车
吉普车
三轮警用摩托车
囚车
在五六十年代,民警能有自行车就不错了,那时整个劳改局机关只有一辆轿车,域外农场还以手扶拖拉机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八十年代中后期,整个劳改局只有二辆小轿车,监狱的警务车辆则主要是摩托车,这样带车斗的大摩托车那时候骑在大街上可是威风凛凛。
九十年代到2000年前后,汽车逐渐增多,监狱的警车多为桑塔纳、北京吉普、金杯面包车,上白下蓝的涂装是那个时代的印记。
到了2004年后,全国开始更换警车涂装、统一标示等工作,才有了现在涂装样式的警车,品牌以国产为主。
近年来,伴随公务用车改革,上海监狱系统不断强化警务用车的精细化管理,完成了执法执勤用车的科学配置定型,逐步形成以小囚车、大囚车、救护车、指挥车、运兵车、应急抢险车等各类车辆构成的警务车辆保障格局,警务车辆管理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C4Xlm0BMH2_cNUgmJ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