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法学习孩子进步大,再不用花钱去补课,这份快乐你想知道吗

2019-11-28     爱心谈育儿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很多家长特别关注的事情,也愿意花很多钱,给孩子补课,结果怎么样呢?孩子不爱学,并不会因为增加了学习的时间,而有所改变,心理专家指出,用了这几种方法以后,可以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再也不用花钱去补课,还能更快乐!

这种方法就是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何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呢?家长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第一,引导孩子尊敬老师,爱惜书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的一个原因,是不喜欢教这一科的老师,才会在这一科上课时,不愿意听讲,结果就是没有学会,家长为了提高成绩,就开始给孩子报补课班。引导孩子尊敬每一位老师,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缺点,也会有时候处理问题,不会太让大家满意。想要孩子喜欢学习,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老师、尊敬老师,体会老师的辛苦和不容易,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老师即要教课,又要组织活动,还要配合一些学校安排的活动,真的很辛苦,孩子能够在这个时候,能够体谅老师,对于老师来说,可能只是多了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而对于孩子自己来说,真正对老师生起感恩之心,受益很多!

释家有这样一句话: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就是学生对老师有多么恭敬,就能在老师这里学到多少技能和德能。真的不是老师有多偏心,就是孩子内心的态度,决定了能收获多少!所以说,恭敬老师孩子是最受益的人。

看过不少孩子的书包,里面杂七杂八的东西有很多,学习用品放得满书包,书和本都已经缺少了几页,这样的态度,就是没有重视学习这件事情,也没有觉得把书包整理好,有多么重要。

《弟子规》中说:“置冠服,有定位”。就是说衣服都应该放在固定地位置,是对衣服的一种感恩,同时,也在培养孩子的一种定力,把常用的学习用品,放整齐,爱护好,也是一个道理。对学习用的书和本,引导孩子要爱惜,破损了的要及时修补,生起一份感恩之心,以前没有纸的时候,古人只能把字刻在石头上,或者竹子上保存下来。现在,学习时可以有纸用,有书用,一定要爱惜。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命令要求孩子去做,而是家长先做个好榜样,不说老师的缺点,不背后谈论老师的做法,真的有什么问题,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心中对老师感恩,感恩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在孩子书本乱了时,不说批评的话语,而是帮助他一起完成整理,问问孩子,喜欢整齐一些的书包吗?孩子说:喜欢。家长可以说:那么,你下一次放书本的时候,就要当心一些,把书放平整一些,好吗?孩子就会愉快地答应。

第二,家长提高自身的高度,让孩子有一个高起点。

很多班主任会建议让孩子大量阅读,可是回家以后,家长只会告诉孩子:老师说了,你得多看书!家长就去看电视了!孩子就通过学习家长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的。父母可以在晚饭以后,家里人都看书一个小时,看完之后,把各自的读书感受,分享给大家。

有位朋友,每天晚上全家人一人一本《史记》,看完以后,还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分享出来,当天看的内容,对自己来说有哪些收获,在孩子分享结束以后,父母都给予肯定,觉得孩子分享的读后感,非常到位,说明看得很认真。朋友的孩子也就真的以为,自己这方面很厉害,就更愿意看书学习了。在朋友的孩子长大以后,开了一家教育机构,专门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做创业期间的辅导工作。

只有家长不断学习,就可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高的起点,而这些,靠补课是难以实现的。

第三,鼓励孩子多为他人付出,实现个人价值感,提高自尊水平。

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自尊水平高的人自律水平高。当孩子能够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的付出,可以帮助很多人,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活得很幸福,因为,他愿意付出爱,也会得到更多人的爱。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愿意付出爱的人,也会得到别人对他的爱和尊重。鼓励孩子多为他人付出,主动承担一些责任,孩子会有使命感,充分感受到实现价值感,带给自己的快乐。

儒家讲的日行一善也是这个道理,每天都能够感受到别人的需要,都愿意找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孩子的前途不可限量!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充满了正能量 ,心中有光,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的人吗?那就鼓励孩子多付出吧!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高度,引导孩子尊敬老师,爱惜书本,鼓励孩子多为别人着想,就能够成为人生的赢家,收获这份快乐,无需花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不断成长、不断付出!

今日头条小说频道 10 万本小说转免费了,来头条小说,一起享受免费阅读的快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iiTvm4BMH2_cNUgpq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