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爷之品茗

2019-11-27   头条天津

天津大爷不喝奶、不吃酒,却偏爱品茗。

起初人们对品茗没有那么讲究,一提粗陶大壶,泡一碗翠绿汁水。后来,随人们对茶的研习,不断衍生各种茶的品类,从而让品茗愈发讲究,赏、嗅、品、感成了重点。

天津大爷的茶壶

天津大爷好品茗不是装,而是传统。

都说天津人喝茶是因津水味儿不好,用茉莉花茶遮味儿,但这仅是其一。其二便是传统,品茗的传统,天津大爷好玩儿的传统。

茶道文化发展至今,周边器具自然不得忽视,藏壶养壶成了风气,一把好壶更是可遇不可求。

天津大爷好玩儿,你以为只是随随便便拿着的紫砂壶,其中的门道儿可多着了,很有可能就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玩儿壶要比玩儿鸟儿起源更早,最初是盛行于明代正德嘉靖时期,紫砂壶创始人龚春以精湛的技艺,俘获大批粉丝,当时人称赞其作品“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虽仅12字之短,却令后人如见其壶。

“供春壶”艺术价值极其珍贵,就连当代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仿品都价值60万左右的港币。

清初陈鸣远发明壶底落款、壶盖内印,到清代形成固定工艺程序,对紫砂壶产生重大影响。今天我们能够在紫砂壶底、盖内、嘴下、内堂均见作家落款便是陈鸣远发明的延续。

天津大爷不差钱儿,紫砂壶只是遛鸟时一个标配。

紫砂壶样式繁多,经典款型分为西施、石瓢、仿古如意、井栏、报春等,其中最受天津大爷喜爱的便是西施,其原因是西施体小,方便易拿,壶身圆润、截盖嘴短、憨态可掬,又仿佛古典佳人,给人以珠圆玉润、温婉传统的精巧印象,尤其是拿在手里简洁大方、便于携带,又是紫砂壶中的典型代表,故颇受天津大爷的喜爱。

你以为这就完了?

天津大爷在用壶前都少不了开壶的工序。将你喜欢的茶连同甘草、西洋参与茶壶一同放进烧开的热水中,小火煮上两个小时,去掉壶中燥气、火气、土气,再用来泡茶就算是红茶夏饮也不会上火。

天津大爷讲究养壶,一茶一壶是最基本的规矩,这样养出的壶才润亮光辉、生灵精动,沏出的茶更是香醇、回甘生津,就连泡出的水也有茶香凝韵淡然飘出。

天津大爷喝茶只是传统使然,玩儿盏养壶才是修身敛德;天津大爷虽不攀比,讲究的事儿却一点儿也不能少;他们大大咧咧,操着一口流利的津韵悠然自得,若是手里拿着一个有来头的茶壶,心里那是美美的,生活更因此而美美的!

文/无双

责编/采芹

图片/部分自己拍摄 部分源自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