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马蹄湖:最神圣的湖心园

2019-08-29   头条天津

南开大学有两处总理像,一处是主楼南侧的站像,一处是马蹄湖中心的侧脸浮雕。

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校园中最喧闹的地方,一定是天南街,而最幽静的地方,马蹄湖湖心公园必能入选。

马蹄湖的由来早有定论。众所周知,南开之校名来自南开洼,张伯苓老校长在八里台的开洼地租买了一块700亩的土地,由于水域广大,遍地是稻田藕塘和芦苇荡,因此在设计校园时颇费苦心。

据校史记载是一路一湖两河八桥构建校园框架,一路即大中路,一湖即马蹄湖,由于水面南北对称分布像极了一双马蹄掌形,故称马蹄湖。水中的陆地部分南北相连很像哑铃,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哑铃湖。

两河即东门的卫津河和西部的小引河,它们二者与马蹄湖延伸出去的水道相通,构成类似于"四"字的水网,其上以木桥联通。

在当时,马蹄湖是校园当之无愧的核心,学校的其他建筑均围绕其建造,马蹄湖南岛中心矗立着李秀山铜像,北岛中心则建有赏莲亭。

思源堂与木斋图书馆南北隔湖相望,而湖畔的西侧则建有秀山堂、芝琴楼。

当时校园的美景让人遐想。

可惜的是,由于日军轰炸南开,不仅建筑大多夷为平地,就连马蹄湖也受到严重破坏。

此后数十年,马蹄湖中的荷花,在南开人心中,是最能勾起校园相思的。就连叶嘉莹先生也以莲花作诗,写下“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的名句。

每一名南开学子都曾在马蹄湖畔路过,尤其是夏日的清晨或是雨后,文艺些的就坐在石凳上,静静地看着那些墨绿的荷叶和胭脂水粉般的荷花。很多南开学子在毕业后,如果盛夏回到南开,都带上相机到湖边走一圈,拍几张荷花回去欣赏。那些粉嫩的荷花让毕业生们感觉到自己彷佛是坐在马蹄湖边,任凭清新的空气拂过脸庞,清香遍布身体的四周,看着大中路来去匆匆的行人和车辆,却那样安静。

马蹄湖让人怀念的远不止荷花,很多人更中意的是通往湖心岛的那条不长不宽却让人从容踱步的小道,两旁的石凳上或是全神贯注搞学习、聚精会神谋进步的青年,或是如胶似漆、毫不避让的亲昵爱侣,或是闭目养神、怡然自得的耄耋老人,在那里大家彷佛躲进了大学的世外桃源,不闻喧嚣,尽情放松自己的精神。

不过有时候这里会变得不那么平静,比如著名的English Corner,每逢周六的上午便有不少口语爱好者来这里交流心得,其中还有一些外国留学生或教师。

湖心岛上总理纪念碑在南开尽人皆知,但它的故事远不止此——这里还长存着杨石先校长和吴大任副校长的骨灰。

于是小小的马蹄湖湖心岛就成了一片神圣的土地。

知晓这一“秘密”的人们只要一踏上这个小岛,一种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文/刘晶

责编/采芹

图片/部分源自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