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后,全国多地房价进入疯狂上涨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都尝到了投资房产的甜头。
小公司上班的小张,在朋友的影响下也盲目的买了套房,一年后由于公司破产倒闭,小张被迫失业,无力继续偿还月供,找不到解决办法之下就“弃房断供”了,结果房子被进行拍卖抵债,还倒欠银行10万,后悔不已。
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小张的哥们儿在2014年就有一套自住房,2016年初期又买了一套准备给家里父母住,后来由于父母不愿意住进城,又正好赶上了房价上涨的势头,他这位哥们儿就委托中介把房子挂出去卖了,谁料就这么一转手,抛去购房成本、中介费用等,反而还净赚20多几万。
看到朋友通过买房躺着赚一笔,小张也给在农村务农的父母打电话说要买房,家里人一起凑齐了首付款就给买了,后面就因为种种原因而发生了断供。
当然,小张被迫失业是断供的主因,但其实还有补救的办法,结果他却选择了下下策。仔细想来也能理解,很多人没有主观判断风险的意识,都是在他人的建议或劝说下买的房,至于自己有没有能力买房,能不能按期偿还月供都是懵的,属于稀里糊涂的上了车。等到发生个人经济危机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被逼无奈之下就索性断供了,并以为这样就消化了危机,殊不知惹下了大麻烦。
有些不懂断供风险的人以为,只要自己不要房子,房贷的事情就会一笔勾销,幸运的还有可能银行把房子拿去拍卖抵债后,如果有盈余的部分还会还给购房者。有这些想法的都属于是天真浪漫派的人,要知道在实际房产拍卖中,几乎就没有抵完债还有盈余的情况发生。
一般来说,情况好的也只是拍卖的房款正好和房贷抵平,而坏的情况是被拍之后的房款抵不上房贷债务,反倒购房者丢了房还欠银行钱。
这里面的逻辑很好理解,银行把断供的房产拿去拍卖是为了立刻止损,不是为了给购房者收拾烂摊子。一旦房子因为断供被收走,处理权就在银行的手里,为了不流拍和提高处理债务效率,银行不会把房产拍卖价定得太高,而是要尽量一次套现成功。如果说有一套拍卖房市场价为100万,银行为了快速卖出不可能直接标价100万,而是会标出低于市场价20%-30%,甚至更高。
房子虽然紧俏,但拍卖房产并不好卖,想卖高价更难。原因有二:
1. 实际上愿意买拍卖房产的人很少,因为如果这套房属于贷款人的唯一房产,银行和法院都不能强制驱离里面的住户,会存在各种潜在的纠纷问题,所以参与竞拍的人并不多,想卖出去高价自然不可能。
2. 银行把房产拿去拍卖处理,所有的费用都由原房主来承担,这其中会涉及到违约金、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拍卖费等等,而这些会统一打包算给原房主。如果有任何一项费用没有缴清,都会是一个麻烦,所以这类问题房产大家能不碰就别碰。
其实,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能意气用事选择“弃房断供”毕竟最终损失惨重的还是房主本人。实在遇到个人资金断裂,有3种方式能解救断供危机。
1. 购房者主动与银行协商,申请暂停还贷或延长还贷周期
银行和购房者之间属于合作共赢的关系,你贷款,他赚钱,而不是要你断供。如果你真的因为各种原因短期内无力偿还房贷,最好主动和银行方面进行协商,说出充分合理的理由,申请暂停还款,一般来说延迟几个月应该可以,今年疫情期间很多人都是如此。
另外,为了给自己留有充足的缓解时间,还可以申请延长还贷周期,比如以前你是贷款20年期,可以申请延长至30年期,虽说利益也会增加,但是可以解决眼前的还款压力。据了解,房贷最长周期为30年,每个人都有一次申请延期还贷的机会。
2. 房产进行二次抵押,先利用套现出来的资金来救火
房产二次抵押给银行,属于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但至少还能套出一些资金,毕竟先解决眼前的困境才有机会翻盘。而且银行的贷款利息最低,也不怕后期还款压力太大。不过,二次抵押难度很大,条件很严格,申请人并不能保证能成功。
3. 向亲朋好友借钱救急,先把月供还上,再想办法赚钱
如今的社会,借钱比贷款可能还难,因为谁都怕借出去的钱不还,最终还和朋友反目成仇。当然,迫于断供的压力,还是要放下面子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心,你可以主动打借条,保证按承诺还钱,真正有交情的朋友相信还是能助你度过燃眉之急。
无论如何,不能轻易断供,一旦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要保持理性,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否则只会得不偿失。不在限售调控内的房子可以选择卖房还贷,反之就可以借鉴以上3种方式来解救危机,渡过难关。
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览,支持的朋友不妨点赞、转发、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