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是“瘾”,该戒掉了!
2021年国家针对于稳楼市的调控,点名了南昌。
没想到一向没有什么大新闻的南昌,会以这样的形式出了一次风头,这着实让人觉得有点尴尬。
具体是什么事情呢?近日,南昌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做大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政策措施,其中制定了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从字面上来看,平稳楼市的发展应该是好事,值得鼓励的,可是让人没有意料到,这一新政出来了仅仅一天时间,就被相关部门要求收回,并且住建部还要进入南昌开展现场督导。
为什么发布一个举措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仔细一看确实不简单,其中“4条”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1. 推出“大南昌都市圈居民购房同权”政策。这个举措很好理解,只要是属于都市圈划定范围内的城镇居民,就全部享有在南昌省会城市购买商品房的条件。
表面上看,好像也没有多大影响,只不过是放开了本地人买房的口子,但仔细一琢磨,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这个都市圈范围内有1300多万居民,突然之间他们都拥有了在南昌购房的资格,如果短期内大量的购房者涌进南昌的楼市,结果可想而知。
2012沈阳冬季房交会暨中小户型房交会开幕
让人不理解的点在于,为什么要放开其他市县的居民来省会买房?这样的操作是唯恐省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够热,还是担心房价不会涨。显然,这和“三稳”以及“房住不炒”的目标相违背,完全不符合当前国家对楼市调控的主基调。
2. 在市重点区域视情况公开出让不限房价、地价地块。这些所谓的重点区域为:高铁东站、经开、临空、高新区等。这样的交通枢纽区域,经济开发区每个大中城市都有,近几年一些小城市都已经开通高铁线路,也在搞新区建设,但是这和限房价、地价有什么关系,还是说有高铁、搞经济开发的区域就与众不同,房价就应该涨,地价就应该高?明显存在这样的认知是大错特错的,发出这样的信息只会对房地产市场制造更大的不平稳健康因素。
在房子的背景上有一个错误的标志。ercent sign on the background of
3. “非三限房”在符合条件下,可申请年度5%以内的价格调整。不得不说“符合条件”这4个字很有内涵,那么请问是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这一点应该展开详细的解释,哪个楼盘的价格突然往高调才能做到有理有据,让人容易接受,否则这个楼盘涨3%,哪个楼盘涨4%,最后房价就以每年5%的幅度持续增长,那还谈何稳楼市。
4. 对暂时放宽新建商品房住宅预售条件的,预售资金监管比例从50%、60%,分别降到20%、30%。这条简单来说,就是对符合该条件的楼盘可以减少资金监管比例,适当的意思下就行,让开发商手中有钱可花,不用管得太严。
恒大上半年销售1418亿元
通过上述“4条”来看,南昌想要松绑楼市调控的心思确实太过明显,太过高调,以至于生怕别人不知道。当然,其客观原因在于南昌近两年来商品房成交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南昌二手房总成交19037套,同比下降14.5%,价格上也略有下跌;2020年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27%,很多楼盘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促销。
理由看似很充分,但是住建部发文明确表示不可以,并且存在这种想法和行为更是要不得,这才决定立即赴现场督导,进行纠偏。
继2020年多城楼市新政“一日游”后,今年南昌再次出现这一现象,侧面透露出两大真相。
真相一:“房住不炒”已经喊了几年,国家每年不定期地都在反复重申,结果部分城市却没有认真落实执行到市场中去,甚至在地方财政上还是指望依靠房地产经济,即使全国楼市已经严控了这么几年,依然抱有随时松绑的幻想,还想重拾起房地产这个“蓄金池”,还想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真相二:近两年国家对于稳楼市的态度越来越坚决,力度越来越强硬。2021年的这段时间,对于房价上涨过热的城市,有很多针对性的举措,比如深圳制定二手房参考价,多城严查经营贷,上海出台学区房新规,武汉约谈二手房挂牌价虚高的中介等,哪里有问题就治哪里,绝不容楼市再次出现过热的信号,而这样的调控状态将会贯彻整个“十四五”阶段。
在这里笔者再提一句,还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是“瘾”,该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