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老宅子

2019-06-20   乐亭故乡人

作者:公绍存

来源:乐亭故乡人网站|博客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那所宅子其实很不错的。丈二的间架,南北坐落略微“向阳”,正房前是一矩形的院落,青砖围砌,足有150米,可以随意的种些“秧秧棵棵”,房后也是一个小院,方方正正的,可养些鸡鸭,也可什么也不养,落个清净。

当年,这所宅子是仁伯的。仁伯膝下只有三个闺女,对仁伯都很孝顺,只是老伴儿过日子细,爱算计,日常的油盐酱醋都不舍得买。她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太爱唠叨,整天唠叨起来没完。

仁伯性格内向和善,平时少言寡语。喜欢喝口小酒,有时没有啥下酒菜,剥根葱也能对付。但老人家就是烦老伴的唠叨。那年,街上来了个卖小白鱼儿的,很新鲜。一问,八毛钱一斤!仁伯经人们一攒掇,买了一斤拿到家里,老伴顿时满脸不悦。但总算是把鱼给熬熟了。

小白鱼儿端上桌子,唠叨也开始了。仁伯的脸拉长了,端起酒杯,“你再唠叨,我摔了它!”

“摔呀,摔呀,摔呀!”老伴儿一叠声地叫着。

“啪”一声,酒杯碎了,仁伯下炕又取来一只酒杯,重新斟满。

几天后,仁伯突然一觉睡下去就没醒来。

女儿们虽然先后出嫁了,但小女儿的婆家就在本村,将老太太接了过去。老宅空了。但人们说起仁伯来,总是觉得惋惜,觉得像他那样善良的人应该多活几年。

76年的春天,本村的威哥买下了这处老宅,并在原址翻盖成新。全家人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

说来残酷,7月28日那场前所未有的唐山大地震波及到了村子,好多人家的房子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有的墙体坍塌了,好在都没有造成伤亡,除了威哥——当人们刚刚从地震的恐惧中醒过神儿来,就听到威嫂凄厉的哭声,原来,威哥夫妇在惊恐中往屋外跑时,墙上脱落的砖块,正砸在威嫂怀里的孩子头上,可怜还不到两岁的儿子就这样去了。

威哥威嫂悲痛欲绝。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一年后,威哥威嫂又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眼睛大大的,黑黑的,见人就笑,招人儿喜欢!威哥出外打工,不久,由于聪明能干会办事儿,做上了工头,钱也来的“冲”了,于是,威哥买房置地,日子越过越红火。看着丈夫频频拿回家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听着宝贝女儿银铃一般的笑声,威嫂的脸上也渐渐泛起了美丽的红晕。

有一天,不知道为啥,威哥不同往日,竟在自家房上整整干了一上午的活儿。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从房上突然摔下来的。当人们迅速的把他送进医院时,他的嘴唇青紫,鼻孔里流着鲜血,人眼看是不成了……

从那以后,老宅子经常就剩下威嫂一个人,她总是一连几天,呆呆地望着这个房子出神。她瘦了,眼睛愈发显得又黑又大,只是没有了以往顾盼流离的神采。地里的伙计常常是别人来帮她干,她也往往会笑着谢人家,只是谁都看得出,她的笑,很苦。

又是一年。

她家的院子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一次热闹起来。一位五十六七岁光景的男人经常出入这个院子,搬运柴草,凉晒秋粮,干起活来,汗流满面。

年前,威嫂带着女儿,终于搬出了这个老宅,嫁给了那个干活汗流浃背的男人。

从此,那宅子就成了没有人住的空宅。威嫂在每年的清明节的时候也会回来看看老宅,她楞楞地坐在院子里,那眼神总是呆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