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存实亡时期
唐僖宗弟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在位16年,由宦官拥立,昭宗曾试图增强军备以增强中央朝廷的实力。随着朝廷实力的削弱,宦官力量也同步削弱,朱温歼灭了宦官。904年正月,朱温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邑。这与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迁都的场景有些类似,朱温没有董卓凶残。朱温密令朱友恭杀昭宗,却装着不知,又斩杀朱友恭。这显示朱温缺乏大智慧,只是枭雄级别人物,比枭雄曹操水平要低一级。
朱温又立昭宗之子李柷为自己手中的傀儡皇帝,905年,梁王朱温将唐朝朝臣杀光,907年让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908年二月,李柷被朱晃毒死。这进一步显示朱温不如曹操。
领导人的道德水平对领导人可以取得的成就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几乎与领导人能力是同等重要。不过,笔者总感觉到,能力特别巨大的领导人,道德水平往往很高。道德水平决定着个人魅力水平,想成为乱世中的开国皇帝,这需要巨大的个人魅力。
事情不是一个人做的,需要众多追随者,成功的开国皇帝依靠自己巨大的个人魅力吸引着众多的追随者。大家愿意肝脑涂地的追随他,大家(投降者)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把权力交给他。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人是很罕见的,刘秀是典范代表,刘邦、李世民也属于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过给人一种安全感获得的。较大的个人能力,给追随者安全感。较高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待人友好的个人品质,不凶残的个人品质)给人安全感,这不仅是吸引追随者的重要个人魅力,还是促使对手尽快投降的重要个人魅力,避免对手鱼死网破的垂死挣扎行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ESRaG8BMH2_cNUg9s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