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新汉族的形成
北周的汉族人口不再受到明显歧视,从西魏对汉族的全面征兵开始,汉族的受歧视地位基本就结束了,汉族人口基本上不再受到特别对待了。杨坚让汉族地位进一步提高,终结了北方汉族人口长期被压迫的局面,建立了一个族群相对平等的隋朝。各民族不再因为民族身份而受到欺压或特别对待,这种局面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魏孝文帝、高欢、宇文泰等人客观上对胡人势力的打击,更不能忘记冉闵、杨坚等人承前启后的对汉族复兴做出的巨大贡献。
汉朝、魏晋时期掌权者引进胡人入塞的愚蠢政策,带来了北方汉族人口无数的屈辱,经过2百多年的消化,北方地区汉族人口才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汉初)人口构成水平。在这个毫无必要的过程中,无数的胡人灰飞烟灭,也成为此过程的受害者。这显示引进胡人入塞的政策具有全面危害性,不仅危害汉人,还危害胡人,是全面悲剧性的政策。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羌人,退出自己长期的生存地域,来到汉族生存地域。结果是,进入当时汉族生存区域的羌人,在相互的民族屠杀中,几乎消失殆尽。原来的生存地域,被吐蕃人占据了。曾经活跃的羌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到现在,也只是一个很小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
生活在广阔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人,离开了自己祖辈生活的草原,来到汉族农耕地区,在随后的民族屠杀乱世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汉人与草原匈奴人战争的受益者是鲜卑人,随着匈奴人口离开草原,鲜卑人占据了广阔的蒙古高原。这本来是很值得知足的事情,谁知,鲜卑人也被富裕的汉族区域所吸引,参与到这场难以预料的混战中,结果是,广阔的草原被柔然人占据了,自己没有了退路,当然,鲜卑人也没有想着回去。进入汉族区域的鲜卑人,绝大部分鲜卑族群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有拓跋部成为重要的胜利者。
拓跋部鲜卑人建立了北魏,后来的东魏、西魏也是拓跋部鲜卑人为领导阶层,结果是,这部分鲜卑人也大部分消失在北魏的内战中,及北魏与南朝的战争中,东魏与西魏的战争中,北周与北齐的战争中,到隋朝建立,这部分鲜卑人已经所剩不多。随着杨坚推行的汉化政策,这部分鲜卑人融入汉族,成为隋唐新汉族的一部分,鲜卑退出历史舞台。
其他进入汉族区域的胡人,也是来有影,去无踪,消失的干干净净。
鲜卑人的北魏骑兵很强大,与蒙古高原上的柔然多次战争,结果是,柔然退出蒙古高原,突厥渔翁得利,占据蒙古高原。
杨坚的全面汉化政策,促使北方地区民族构成单一化、汉族化,民族矛盾或民族冲突消失。单一化的民族构成是一种最稳定的民族结构,客观上可以彻底避免可能出现的民族矛盾。没有民族差异或没有民族之分,怎么会有民族矛盾呢?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就不要在河边走,这不就可以避免湿鞋了吗?有民族之分,才会有民族矛盾,没有民族的差别或民族之分,怎么会有民族矛盾呢?因此,增加民族构成复杂程度的政策,总是会增加民族矛盾的,降低民族构成复杂程度的政策,可以减少民族矛盾产生概率。杨坚的全面汉化政策,其实就是减少民族矛盾的政策,是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