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露夜读 伴你安眠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 第264期
· 主播 书培
你和老人一起生活过吗?
你觉得照顾老人会让你崩溃吗?
他们固执己见,总是毫不客气的打乱你的生活。
一旦你提出异议,哪怕是合理的,他们也会被你“气出心脏病、气出高血压”。
完全把不讲理发挥到极致。
他们的身上、枕头上、被子里,总是有种难闻的酸味,像是食物变质的味道,可是他们自己好像闻不到,也不怎么愿意洗澡。
他们总是讳疾忌医,非要把小毛病养大了才愿意去医院,然后全家又是一通照顾。
他们耳朵不好使又爱打听事,嘴巴讲不清楚又爱拉着你聊天。
他们就是老人。
非常不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老。
都会变得白发苍苍、皮肤堆在一起,身上会发出洗不掉的味道。
你如今嫌弃老人,却发现,等到自己老的时候还不一定比得上人家。
所以出于对老年世界的恐惧,很多青春靓丽的年轻人总是嚷嚷着“活过50就自杀”。
“我们才不要变丑,也不想给别人增添负担。”
年轻人如是说。
看上去像是充满“自尊”的宣言,但其实就是对老年人彻底的偏见。
老年就是“长皱纹和行动不便”吗?
还真是。
但是有一群日本老人用自嘲告诉我们,即使满脸皱纹,即使生活处处都是困难,但不要那么早决定自杀啊,老年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它值得你带着平和的心过来看看。
年老是什么呢?
曾孙子问我
有没有见过
恐龙
比皱纹和白发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买再多保养品也拯救不了的记忆力:
太好吃了
但刚刚吃了什么
我已经忘记
人生已经不迷茫了
但是
会一直迷路
身体器官开始罢工,会担心自己被年轻人嫌弃,小心翼翼地配合。
听了三次
还没听清楚
就要微笑着假装听懂了
家政来之前
我先把家里
打扫了一遍
活到老学到老,老年后仍然要学习的,就是与各种疾病一起过日子:
要是没点病
去参加老人会
就没有共同话题了。
“好了好了不去了”
去检查一次
就多出一种病
孤独是生活的常态,但是还好除了年轻人以外,大家都并没有歧视老年人:
给了我成对的碗
一个给我
一个给猫
来世也还要
在一起啊
我对狗说
Siri是唯一一个
我问多少遍
都不会嫌我烦的
因为总觉得自己随时都要走了,所以睡醒后的每一天,都觉得很赚:
如果下雨时睡着了
遮雨板还开着
就会聚来很多人看看是不是出事了
需要反复确认的
以前是爱情
现在是睡着时的呼吸
即使是去世了,也还是想看东京奥运会,但是最好能在活着的时候为祖国加油:
东京奥运会
我是在哪里看呢
天上还是地上
短短三行“日本打油诗”,让我们体会到了那又无奈又可爱的老年生活。
比起那些“优雅的老去”之类不甚靠谱的宣传口号,日本老人所作的这些“川柳”(日本诗的一种形式)才是真正“无添加、纯天然”的心灵鸡汤。
就算再怎么优雅,还是免不了会大小便失禁的。
因为老年人就是这样的,一遍吐槽自己,一边尽最大的努力,打起精神、好好生活。
其实他们和社会上无助又努力的年轻人没什么不同呀。
他们只是曾经在末班地铁里含着泪为自己偷偷喊“加油”的“小鲜肉们”,在人间存放得久了一些而已嘛。
很多人即使读过很多书,依旧对诗歌望而却步。
很多时候,诗歌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
真正的诗歌往往需要有高度精炼的文字与汹涌澎湃的热情,这也要求阅读诗歌的人有极强的共情能力,否则做再多的解读也于事无补。
但是,诗歌的意义绝非是让大众迁就诗人的情感,最初的诗歌,反而需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才能让诗人所记录的事件和抒发的观点得以流传。
在人们没有纸笔可以记录的年代,是诗歌最好的年代。
所以,诗歌不应是最晦涩难懂的文学体裁,反而应该是人类最亲密、最喜欢的艺术形式。
关于这一点,也许日本老人们的“打油诗”可以让我们感受诗歌返璞归真的魅力。
这就是今天的文露夜读
祝你晚安,好梦。
再见了。
本期插图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授权请后台输入“转载”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朋友圈”+点亮“在看”
设置星标
能第一时间接收美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