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不知道这4个定律,难怪你工资比别人低

2019-12-21     秋叶书友会

身在职场,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四处碰壁……如何稳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这里我分享几个很容易被人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职场定律,让你的人生发展越来越顺利。

1、榴莲定律 — 主动尝试才能得到新机会

问一个从未吃过榴莲的人“喜欢吃榴莲吗”,他是没法回答的——没有尝试,他既不能说喜欢,也不能确定自己不喜欢。

这个道理在职场中被称为“榴莲定律”:想立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却从不主动去了解、体验,于是,好工作很可能就在你犹豫不决中悄悄溜走。

“榴莲定律”来适合形容职场新人。

很多职场新人总是凭想象断定一份工作的好坏,如果你不实践,就发现不了工作的真正价值。

据统计,一个人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

等待不会创造结果,与其纠结如何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调整心态多去尝试,才能在每一次历练中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当然对于已经在职场中打拼了多年的人来说,在进行日常工作输出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的尝试,并提高工作效率。

2、赌注定律 — 攀关系不如练内功

所谓“赌注定律”,是指职场中的很多人都挖空心思找捷径,希望发现最快速、最省力的方法。于是,他们往往把赌注押在不可控的事情上,比如走后门、攀关系。

其实这种做法偏向于投机取巧,赢了或许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可输了就会一败涂地,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本末倒置。

不管你是有门路也好,走捷径也罢,其实都逃不过事物发展的规律。

通向成功的道路,是脚踏实地的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们获得的宝贵阅历是走捷径的人难以企及的。

即便真有好机会,也需要踏实工作,才能获得成功。打个比方,一个智力超群的人,是否需要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浪费时间”呢?答案是肯定的。

高智商的人的确可以跳过某些环节,但人生阅历不仅仅是硬邦邦的教材,还有为人处事、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因此,好好修炼内功、稳扎稳打才是最佳策略。

3、梦露定律 — 不要放大不满意

著名女星玛丽莲·梦露曾这样说过:“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糟糕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那一面。”对待工作也是如此。

如果让你给现在的工作打分,相信给满分的很少。根据“梦露定律”,一份工作既有让你满意的地方,也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

薪资情况、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成为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标准。

人们之所以跳槽,正是因为放大了对工作的“不满意”之处。

美国职业咨询师派特里克·兰西尼奥指出,从现实来看,对工作不满意的人远多于满意的人。

但实际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与工作本身关系不大。一位年薪25万元的市场经理可能并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而餐厅里为他服务的服务员或许就很有成就感。

因此,当你对工作产生不满时,首先要找出根源:是难以处理与同事、上司的关系,还是觉得公司对自己不公、不被认可、发展前景渺茫等。

接下来要找解决方法,问问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是否做到了尊重、示弱、沟通和包容;在发展方面,目前的工作能否提高你的能力。

4、油箱定律 — 从实现小目标开始

一辆法拉利,性能再好,如果不加油也会抛锚。

对职场人而言,“油”指的是职业目标,是工作的动力。很多完全根据兴趣选择职业的人,往往忽略了职业价值,即“我为什么对它感兴趣?我想要什么?”

假如长期得不到想要的价值,人们就会出现职业倦怠。这就是“油箱定律”,具体包含两个问题。

职业目标:找工作,兴趣重要还是发展重要。

最好的状态当然是两者结合,但现实往往并不完美。当二者出现矛盾时,我们要先想想职业目标是什么,自己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然后找出衡量尺度,是薪水、稳定性还是体现自我价值。

只有定义了得与失的标准,我们才能判断是工作本身的“发动机”不好,还是自己的“油”不够。

职业倦怠:人在一个岗位待久了,热情渐渐磨去,难免疲惫、厌烦、提不起精神、干活没动力、情绪不稳定,开始得过且过。

这时,千万不要盲目辞职,而应想办法给自己“加满油”。我们可以将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不断完成它们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能为你带来成就感,还能激发新的工作热情。

学会赞美和奖励自己,哪怕一点点成绩,都要肯定自己。当你身心疲惫时,最好适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与朋友和家人倾诉沟通。

5、写在最后

职场上有很多定律都可以用来解释我们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知道了定律还不行,我们还要去实践。

唯有实践才能改变。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秋叶图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NNCLG8BMH2_cNUgAI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