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悄悄地走过了一半的征程,转眼间,6月已经过去,7月已经到来。
7月的南昌,时而暴晒,时而暴雨。蝉在树中鸣叫,蛙在水中歌唱。这个夏天从7月正式宣告开始,而4年青春的摩擦、挣扎、欢乐和所有的情绪,也终于画上了句号,迎来了和南昌说告别的季节,也迎来了新的起点。
我们一起拍了毕业照,在KTV里把所有毕业季的歌都唱了一遍,和朋友一起绕南昌走过了一遍又一遍,明明平常已经感觉逛到不想再逛了,但到了临别的时候,却又想再看一眼、多看一眼这个城市。
而等到离别的那一天正式来临的时候,那些曾经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翻涌上心头——曾经无数次走过的校园、曾经无数次下车的公交站台、答辩完的舒爽……到现在都开始慢慢变成不舍。
最后一眼南昌的模样,请让我深深刻在心里。很多人说,南昌这几年变得很多,变得很快,不知道下一次有缘再见到南昌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
“再见,南昌。”
你和南昌的第一次接触也许是在南昌站,也许是南昌西。
但对南昌站的印象肯定更为深刻,它破旧、嘈杂,虽然经过了翻新,但依然有它独特的魅力,是历史刻画在车站的灵魂上的,属于南昌的模样。
一直印象深刻的世界球。有人认为世界球不遮光,而且夏天的时候会很热,也有人说这是南昌地标性的建筑之一,具有南昌的特色。
从学校去一次火车站不容易。以前很羡慕1号线沿线的那些学校,最近2号线也可以直接到火车站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已经要走了啊……
真羡慕以后的学弟学妹啊,现在直接坐2号线就可以直达,那些拼车一起去火车站、地铁转地铁转公交去火车站的日子,都将变成历史。
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我,一个人把钥匙交给寝管老师,一个人拖着大大的行李箱,一个人离开了校门口,一个人来到了地铁站,和这个城市渐行渐远……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离别总是蓄谋已久,一个人背起行囊,和这个城市孤独地告别。
“紫荆街今晚开了没?”“没有。”
大学4年里,紫荆街去过的次数简直数不清。
这条属于南昌枫林大学城的堕落街,名声一直很大被整顿了好几次。
这几个月里,紫荆街不开是常态,开是惊喜。
前段时间忙完答辩,最后决定聚一次,兴致勃勃冲到紫荆街夜市一看,哦豁,关了。
等到听说开了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离开了南昌。
或许,遗憾是美。
会让我永远记得这个,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紫荆夜市。
这个四年大学生涯里,我们曾经笑过哭过的深夜食堂。
“最后的散场”
“毕业证帮我领一下啊,我走了……”
“你打算啥时候走?”
“我拿了毕业证就走了,已经找好工作了,刚实习不太好请假,就半天……”
最好的我们,最后的散场。
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话却说不出口。
直到要离开的那天,我也没去过滕王阁。
直到要离开的那天,我也没坐过号称南昌之星的摩天轮。
直到要离开的那天,也没去过看过海昏侯的展览。
@滕王阁
“有机会再来吧”
“下次吧,改天去”
每一次的相约,最后都无疾而终。
时间越拉越长,直到曲终人散的时候,直到我们都离开了。
以前看很多青春疼痛电影里,经常会有一些在站台离别的场景,那时总会在想,哪有那么多泪流满面,不过就是离个别而已。
而现实来临的时候发现,确实没有那么煽情,但心里其实是说不出的羡慕。
此时此刻,多想有个人可以让我紧紧抱住。
多想有个人,让我宣泄一下,那些憋在心里的悲伤。
三四年的时间,我去时,仿佛我来时。而我的青春,在南昌站来去匆匆的车流里,悄无声息地,一片一片化作了回忆。
@网络
火车缓缓向前驶动,猛地加速,渐渐驶离,带着我一点一点离开这个城市,“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再见啦,南昌。
再见啦,我的青春。
文案:羊子巷林更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仅作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