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女性融媒体新力量峰会暨江苏省女性融媒体联盟启航会在宁举行。此次峰会以“新时代 新媒体 新女性——她说·网络之治”为主题,发布江苏省女性融媒体联盟“强富美高e路行”年度计划、《江苏女性网民思想状况报告(2019年度)》。中国妇女网、新华社、网信江苏、环球网、凤凰江苏、新浪网、人民网、中江网、我苏网、交汇点、荔枝网等近百家媒体对峰会给予高度关注,纷纷进行专题报道,通过全媒体方式全方位传播峰会盛况。
会中会后,《莫愁》主创团队对峰会主题进行了延伸,与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成员、学生家长代表就文学素养、家庭教育方面的话题进行座谈和个别交流。
遴选极具典型性的家庭教育案例,碰撞对于阅读写作的创作体悟,交流文学素养对于一个人人格塑造的独特作用,让我们一同听听他们的心声。
专 家 分 享
带学生们阅读《莫愁·小作家》时,我经常跟学生们探讨这个问题。文学素养是生命的基因,文学素养是智慧的密码。文学素养让人成为人,文学素养让人成为五彩斑斓的钻石,甚至是太阳和月亮。缺少文学素养滋润的人生就像不拔节不开花的枯木,即使再高再粗,也不会有丰盈的灵魂和蔚蓝的风景!
蔡明: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牵头人,江苏省名教师,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生态教育团队牵头人。
文学素养相对于“文化素养”更具有具体性,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审美欣赏、交流传播等方面的行为水平。对于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创作,即成为作家;但完全可以欣赏,即成为读者。
提高文学素养,可以通过阅读欣赏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是曹雪芹对人情的练达,可以是鲁迅对世事的洞明,也可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对历史的独到见解,还可以是一个人腹有诗书的言谈行为举止与高雅脱俗气质……
语文课程中,引领青少年学生欣赏阅读文学、品味人生哲理、学会分析社会、形成正确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就是文学素养。
日常生活中,文学素养更多地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经典名著,欣赏优秀影视节目,各种场合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勇敢地承担面对公众的演讲等等,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至于书面表达,唯有经过写作训练获得。
今天这样的活动,无疑也在提升现场每一个人的文学素养。
杨培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大美育)主持人,江苏省南菁高中党委书记、校长。
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与文学相关的能力和价值取向。谈及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可以从文学知识的吸纳、文学的感悟、文学领域的创新等多层面。
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的文学素养高,可能只是因为他多看了些文学名著,背了很多的诗词,在语言表达或文字表达上能引经据典,或者在特定环境下能迅速与文学作品对接起来,给人以文采飞扬的感觉。这种外在的素养其实还是浅层面的。
深层的文学素养是在学习之后对文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好作品爱不释手的心动,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修为。更有富有哲理的高位评价和创作能力,谈古论今,观点鲜明,启迪人生。
由此可见,文学素养不仅包括了对文学的吸取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还包括了对文学的喜好和取舍,传承和创新。文学素养不是天生的,可以在不断学习和修为中得以提升。
孙刘华:全国知名校长,南通市教育专家,中学思品特级教师,盐城市开发区实验学校书记、校长。
如果你要问我文学素养是什么,我很难给它下定义。我只是觉得它应是一个人的精神素质,是核心素养的最强音,是生命中最基本的底色。它不仅仅是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等方面展示出的思想内涵以及语言水平,它还是生活中人与人的沟通融合,信息的传播交流,真美善的鉴赏创造能力的再现。
正如杨培明校长所言,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创作,但完全可以欣赏,必须具有欣赏的能力。《莫愁·小作家》就是培养读者文学审美很不错的读本,每一篇文章都别有蕴味,适合一读再读,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经常给学生们读《莫愁·小作家》的文章,经常读完后,教室里鸦雀无声,随后开始热烈讨论。《莫愁·小作家》主创把文学的力量用每一个沉静的字符传达给读者,深沉有力,蕴味绵延。
陈芳: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初中语文学科示范中心主持人,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
有幸参与“江苏省女性融媒体新力量峰会”,看到全省那么多优秀的新女性登台展示其理念、思想和工作中的精彩,我的感悟很深。
首先,我感觉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新时代的包容与发展的多样态,让充满知识和睿智的女性能够更加独立、更加自信,在梦想的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与创意。
同时,这些优秀女性光鲜的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也可想而知,她们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坚持,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成长,将女性的柔美与力量完美呈现。
最后,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执着的精神,去奉献、去奋斗,收获人生成长,释放奉献的能量。
“她说”令人惊艳,“她责任”令人敬畏,“她力量”更是震撼。我愿和全省千千万万的“她”一道,在新时代、新媒体语境下,让“她风采”璀璨绽放!
黄友芹:作家,特级教师,江苏省初中教师培育站领衔名师,东台市实验学校集团校副校长。
所谓文学素养,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话的本领,是对经历的或观察到的人生万象有与众不同的体悟、深刻的感受、通透的认识能力,是能用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表达引导人去体验这世界的真善美的艺术修为。
具备文学素养的人,懂得静听花开,欣赏潮起潮落,让自己的生活有味有色有趣。
陈国林: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著名教育学人,扬州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家 长 代 表 分 享
马颖雯: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有幸参加这次峰会,受益匪浅。我平时比较注重孩子文学素养的提升,读书可以说是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到假期,我会和孩子一起整理图书,列阅读计划,共同阅读,交流分享感受。在彼此的陪伴和共同学习中,我们不仅收获了亲密的亲子关系,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对方。走出书本,我们一同去博物馆,去画展,去公园……丰富了孩子的眼界,拓展了孩子的兴趣。
信息时代,电子数码产品对孩子的诱惑其实是一种选择,父母应该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我们通常会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多种学习平台提升自己。大型考试前,“莫愁家长智慧课堂”的QQ群会有专家老师进行考前指导,我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帮助孩子调整考试的心态,从容面对考场。
王霞:作为《莫愁·小作家》的忠实读者,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女性融媒体新力量峰会,聆听了专家大咖们的分享,获益匪浅。
就我个人而言,我理解的文学素养是一个人对文学作品具备全面而透彻的剖析力,以及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活动中对语言的自如驾驭。
编 者 的 话
文学素养是人获得幸福生活必备的一种营养、一种修养,是理性地去信任和爱以及去承担责任的能力。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莫愁》杂志将增强与读者的心灵对话,深入百校,走近家长和孩子,与他们一起提升文学素养,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
1
编辑:叶 心
校对:张秀格
审核:黄妍虹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