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常常让很多学生、家长头疼,甚至有的孩子考了59分。本期莫愁家长智慧课堂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顾文艳,带来一场关于期末考试的“攻略宝典”。
本期莫愁家长智慧课堂有完整录音
孩子给我的思考
我是一位小学老师,也是一位家长,我的孩子目前在北京大学读大二。先和各位家长分享一个关于我孩子的小故事。儿子上小学二年级那年,中秋节和国庆节连放,一共8天假期。放假前,他们完成了一次小测试。假期结束的那天清晨,儿子突然问我:“妈妈,我不知道这次测试能不能拿满分。”我很惊讶:“难道这8天你一直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吗?”
每一个孩子面对考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焦虑,今天我将从明确复习重点、讲究复习技巧、调整应考心态、做好考后沟通四个方面和学生、家长们进行交流。
明确复习重点
每一科的复习重点不同。复习语文时,要掌握每一课的生字词以及要背诵的古诗文。复习数学,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多做一些例题。复习英语,要牢牢掌握单词和语法知识。
抛开教材,大量做题并不科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方式。每个孩子知识的薄弱点各不相同,平时可以准备一本错题集,将错题分类,复习时重点攻克。
讲究复习技巧
注意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例如清晨适合背诵,晚上适合做习题。以背诵为例,有的孩子喜欢默默背诵,有的孩子喜欢大声朗读,还有的孩子喜欢拿笔边写边画边背诵,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背诵累了不妨试试做数学题,交叉复习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此外还要注意查漏补缺,把知识漏洞找出来,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复习。
调整应考心态
曾经,我的孩子也很害怕考试。我教导他,将平时每次作业都当作考试般认真对待,而在考试的时候就当作是一次作业。考试的意义在于检查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并不会影响人生之路。适度的紧张可以转变为学习的动力,但过度紧张则变成了焦虑。跑步锻炼、听放松的音乐、读一本有趣的书都可以缓解焦虑情绪。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学生们第一要仔细审题,第二要依次做题、保持卷面整洁,第三要认真检查,反复校对。
做好考后沟通
家长要理性对待分数。期末考试仅仅是一次考试,过高的要求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我的儿子小时候经常担心自己考不到满分或第一名。我告诉他:“第一名让大家轮流得。只要你把考卷上的内容都弄懂了,你就是满分。”考卷上的100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但把试卷上的错题真正弄懂,这样的100分很多孩子都可以做到。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争第一,而是查漏补缺。只有一直保持学习的兴趣,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问答环节
问:顾老师,您好。我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平时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较多,尤其是一些抄写作业,他为了早点完成,总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急急忙忙地做。现在他不管做什么作业都静不下心来,错误百出。这种情况该怎么补救呢?
答:如果抄写的这部分知识孩子已经完全掌握,您不妨与老师沟通一下。可否针对孩子的情况布置一些其他的个性化作业,毕竟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同。我想通情达理的老师都不会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问:顾老师,您好。我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此前我做了很多阅读理解,但分数并没有提升很多,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答:做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典型的题目,有针对性的练习。要弄懂错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默读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就出声朗读,同时把关键信息用笔划出来。一篇文章最少读三遍,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读前先阅读文后习题,看看有哪些要求,第三遍根据题目要求到文中寻找相关信息。
1
编辑:巴恬恬
校对:张秀格
审核:黄妍虹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