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推崇直销的文章发表后,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反驳、谩骂,却找不到有人来赞同观点,大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势。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直销的产品不好、是直销企业有问题,还是经营方式被人们所不齿?
先来看看网友们怎样评价直销的。
以上各种评论,个别人言语确实有失偏颇,但共同点都是对直销的极度憎恶。若仔细揣摩我们可以察觉,大家对直销的产品没有攻击,对直销企业也没有说“不”,大家唯独所憎恶的就是直销的营销方式。
这也许就是直销至今不被欢迎的祸根所在,虽然直销已经运营了几十年,但总是伴随着风风雨雨举步维艰,虽然几十年不倒的直销,有其存在的价值,表现在强大的生命力上,但没有肥沃的土壤就很难健康成长。这种远渡重洋来到传统环境的东西,其主要在于营销方式水土不服,造成了诸多问题的出现。
问题一,营销方式的根源在于营销系统的制度,有什么样的营销系统制度,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营销方式。多年的直销给人带来一种错觉在于:只有多层次的团队营销,才能算的上真正的直销,离开了这种模式就不能算是直销。
其实,直销的意义在于:生产厂家绕开了中间层层批发商的盘剥,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避免了中间商抬高的价格,让客户能得到厂家价格销售的产品。比如生产厂家的产品批发给省级代理的、省级代理又批发给市级代理、市级代理又批发给县级代理、县级代理又批发给乡镇级代理等,这四级批发商层层批发下来,自然就抬高了产品价格,最终拿给消费者的产品是经过了四级或四级以上抬高过价格的产品,消费者承担了中间环节的所有费用。真正的直销是不需要消费者来承担中间环节各种费用的,能拿到手的是十分廉价产品的。
而表面上看,目前的直销是绕过了中间环节的所有批发商,但产品进入这类直销领域后,由于经营方式是多层次经营,每一层次都要发奖金,甚至奖金发到了12层或15层,比中间商批发产品还多了若干层(级),造成产品虚高不下。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的直销了,而是借助直销名义经营,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而是比批发商拿给消费者的产品价格还高。
直销员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赚到了奖金,但很少顾及消费者的感受。这种价格,明显的伤害了刚需消费者的需求,难怪会有人骂爹骂娘了。
问题二,这种制度与传销制度一脉相承,为传销大行其道提供了温床。由于是多层次营销,很多直销用升级作为诱饵,将产品打包或套餐出售,鼓动会员一次性购买几万产品,并承诺只有购买了几万的产品就能保证或帮助购买者成功。至于会怎么成功,上面人会宣称直销的特点在于有“神秘感”,能保证你成功就是了,不能多问。
可真正购买了,上面人马上会给你上课,只有劳动所得才是成功者的本分,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并且会用制度激发你的斗志,比方说,你带进一位缴纳三万九的客户,按30%提成换算就能拿到一万多的提成,带进三个人(提成+各项奖金)就能回本,以后就大赚特赚了。此外还吹嘘,因为是“高级会员”会给这些会员下面放人,帮助这些会员快速赚钱、快速成功。
其事实如何呢?这些所谓高级会员等来的结果还是漫漫的等待,就在人们憎恶直销的环境里,哪里会那么容易吸引一位客户缴纳三万九呢,能有这三万九不是去做别的事情了吗?很多会员是受到鼓动后借钱或贷款购买的级别,没钱还款就只能铤而走险去骗别人。
本来直销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模式,由于制度的老化,却变成了多家企业的传销工具;本来直销是以销售产品为本位,可这种制度让直销变了味,成为了集资或资本运作的合法金融场所,与产品几乎没有太大关联。
问题三,这种制度是造成诸多“难民”的主要原因,因为这种制度赚钱的主要工具就是团队,离开了团队要想赚到满意的收入是很难很难的,更别说如何成功了。可有能力组建团队的人寥寥无几,没有能力的人或者没有太多闲暇时间的人,只能是有能力人的组建对象。加上制度的呆板不像传统行业能有保底工资,能解决一个人基本生活问题,这行业只能是销售出去了产品或引进了消费会员才能有收入,切新手提成特低,前几个月几乎要靠个人积蓄来维持生活。这种状况能有几个人能坚持呢,即使想坚持也得是有饭吃的人才能坚持下去。因而,这种制度不造就大批“难民”才怪。
问题四,高价的产品不利于零售。按理直销是零售和团购双向运营的行业,如果产品价格不高,会员实在不好建造团队,靠零售也是可以存活下去的,但市场普遍认为:直销的产品还是不错的,就是价格太高,太多的人根本消费不起,直销搞零售这条道几乎被堵死了。为此会员只能靠打造团队来赚钱,但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不愿加盟直销,就出现了忽悠、瞎承诺甚至是欺骗现象。
在一些培训会上,上课老师针对保健品销售难问题,为学员出具了一些术语,其中有个说辞是:今天你认为产品太贵,明天进了医院还会倾家荡产。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前提是在没有生病之前也必须得用钱来买产品啊,如果吃了保健品就能保证不进医院,谁敢如此承认呢?如果不能打这个包票,那么这个道理又怎么能成立呢?
一个人的健康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维护,保健品只能是为一个人的健康起到辅助作用,却不能把所有健康问题都包揽下来。这个道理每个普通百姓都是很清楚的,高价的保健品自然适合高收入人群的需要,很难普及到民间。直销产品销售难,最重要原因还是在于价格不是平民化,无法普及。
以上几点是目前直销的致命软肋,最重要问题还是系统制度跟不上时代潮流,造成了直销界屡屡出现问题。这次的“百日行动”所针对的保健品虚假宣传和涉嫌传销,都与直销制度问题有关。如果制度合理完善,能改善多层次运作方式,就有可能避免产品价格虚高、传销和虚假宣传问题,也能解决一再出现的“难民”问题,自然会让直销更加健康的发展下去。
在以往直销出现问题时,往往是只治皮毛不动胫骨,未来的直销肯定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若是从制度的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打蛇就打到了七寸。
有人认为,制度改掉多层次等于回到了传统营销模式,就不存在直销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多层次模式不是直销的专利,而是传销的专利。老百姓总是分不清直销和传销的关系,就在于直销与传销的制度相同,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直销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取消了中间环节,把厂家价格产品直接供应给消费者,谁规定非得多层次才是直销行为呢,单层次或作为厂家与消费者的衔接人行为就不是直销了?
直销模式的特点在于“社交模式”或“分享经济”,而并非非得什么多层次。国外的直销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就在于直销并非只存在多层次一种,而是多向发展。况且,世界多数国家都很反感“老鼠会”模式,很难有这类模式的生存空间。直销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像割除毒瘤一样,去掉不健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