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抱怨,陪孩子做作业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一枚定时炸弹。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这种感觉,家有学生娃的老父亲和老母亲们肯定都感同身受。(当然肯定还是老母亲们的感受更深刻些!)
老师每天微信群里下达了作业命令,家长要负责督促孩子一项项地完成,要检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要负责讲解,订正。
如今的作业难度可和我们上学那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一二年级的孩子,已经要做很复杂的应用题,字要写得像书法,作文要写几百字,每天还有阅读打卡,运动打卡。
真的是花样繁多,令家长们应接不暇。
孩子的事都是最重要的事,作业当然是重中之重!
可是“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何况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
每个孩子资质不同,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些,自律性好些,家长在学习上就少操心。
有的孩子学得慢些,学校里知识没弄懂,回到家只能家长负责辅导。
有家长吐槽:“批改作业和辅导孩子功课不应该是老师的工作范围吗?现在怎么都是家长在做!”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班级里孩子那么多,老师哪能都照顾到?要想孩子多学点东西,只能自己多上心了。
老师们也说:“教育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最重要的教育在家里!”
道理是没错,可是总觉得这种状况哪里不对。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编听到李玫瑾教授对于“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孩子学习”这个问题的看法,才茅塞顿开。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李玫瑾教授先谈了一个哲学层面的话题,那就是:一个人长大了,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其实很简单:第一,有正常的情感。第二,有责任感,有担当。第三,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有这三条就够了,这就是人生!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成功、成名。比如成为像钱学森那样的大科学家,或者比尔盖茨那样的大企业家。
可是孩子会成为那样的人,并不是家长抚育的结果。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有那样的能力,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
那作为父母,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呢?
李玫瑾教授认为:家庭教育最应该传达给孩子的是怎样做人。
孩子最应该学会的是怎样去健康快乐地生活;怎样和他人和谐相处,不伤害别人;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能自食其力,有自尊独立的人格。
学会了这些,孩子长大了就会生活得很好。
我们现在社会上对孩子的教育有些走偏了。
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陪孩子写作业,也不是替代老师给他们辅导功课。
除了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是陪孩子出去走走,去运动!周末尽量抽出时间,带孩子去爬山,打球,游泳……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运动,越运动心情就越好,学习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小编很认同李玫瑾教授这个观点,有时家长需要跳出每天日常生活的框框来思考下人生。
人一辈子这么长,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这样想想,今天晚上陪娃写作业时的心情应该会淡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