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父母要坚持5原则养育男孩,儿子未来阳光有担当!

2020-04-01     教育行动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被称为“中国心理犯罪画像第一人”,长期专注犯罪心理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

她在育儿讲座曾说过: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未成年时期大体可以分为12岁之前的依恋期,12-18岁叫青春期,依恋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关键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会的参与。

所以养育男孩,父母要坚持5原则,儿子未来阳光有担当!

现在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男生性格都变得很软弱,像小女生一样。相反,一些女生的性格大大咧咧,性格豪爽,像个男孩子。

很多人肯定感到疑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差距呢?其实这跟男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自幼就生活在女生堆里,全身散发着"脂粉气",有些时候也像女生一样喜欢发脾气。

还有一些男孩子,小的时候就娇生惯养,在家里做"小皇帝"。

父母不肯让孩子受一点累,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做,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满足。

受到如此溺爱的男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他们很难成为父母期盼的那样,孝顺懂事,有担当,坚强勇敢,有责任心。

而是变得没有担当、没有自信、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对男孩子来说,有责任、有担当是很重要的品质,也是女生在谈恋爱时的首要条件

试想一下,女生和男生在一起,没有一点的安全感,男生做事没有责任心,遇到困难没有担当,女孩子怎么会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呢?

男孩今后参加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如果缺乏自信心,孩子可以就没有勇气面对挫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很有可能会平庸无为。

想要家庭美满幸福,男生就要有担当、有责任感、诚实可靠,让老婆孩子都能感到安心踏实。这样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值得别信任,家庭事业都会双丰收。

培养男孩子,父母也要讲究张弛有度。既不能太过溺爱,也不能太过严厉。男孩长大后才能够有担当、阳光开朗、独当一面。

父母要坚持5原则,儿子未来阳光有担当!

1.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独立品格是充满自信的基础,独立自主性差的人,会习惯性依赖他人,如果他们失去了某种依赖,就会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

男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的会保护,独自在社会上闯荡,学会一个人照顾自己。

家长要在男孩小的时候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决定自己的生活喜好和行为习惯。

像是自己盛饭、洗衣服、刷碗、打扫房间、整理玩具、穿衣服、洗漱等生活琐事,都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孩子在单独"行动"的时候,家长在一旁引导,给出建议,让孩子不断进步。

像是孩子每天什么颜色的衣服、交什么朋友、整理书包等等,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孩子也就能更早地独立。


2. 让孩子有责任感

一些喜欢男孩子的父母和老人,都会非常宠爱男孩。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袒护孩子。

久而久之,男孩就会变得缺乏责任感,没有规矩意识。家长过度溺爱男孩,男孩子会认为父母照顾自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父母总是会向着自己。

孩子没有经历过挫折,无法体会到犯错需要承担的后果,也就会缺乏责任心。

父母千万不要过度宠溺爱男孩子,只要孩子犯了错,父母就要适当地惩罚。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的严重性,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3.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要成功,就需要努力奋斗,付出高于常人数倍的努力。

风雨之后才能看到彩虹,父母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孩子坚强的意志,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自己打扫房间、自己做家务。孩子通过劳动,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来之不易和父母的艰辛,也就更有家庭责任感。

闲暇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去乡下做农活,让孩子感受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

4. 教会孩子勇敢坚强

勇敢坚强给了我们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缺乏勇气的男孩,今后很难有担当。

如果父母发现男孩对某种事物感到害怕,父母也不要打骂,要多鼓励男孩,帮助男孩克服恐惧,提升自信心。

孩子勇敢坚强,今后才能够直面风雨,顶天立地。在工作和家庭中也会被同事和家人的信赖,成为他们坚强的榜样和后盾。

5. 积极面对生活

懂得积极生活的人,会善待他人,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挫折,也就更加有责任感。

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应该积极面对生活,当男孩受委屈时,也应当积极引导男孩去认识自身错误,及时地纠正。

当男孩表现出色时,父母也要记得夸赞孩子,正向激励有助于男孩不断坚持好习惯,千万不要对男孩拳打脚踢,这样只会让男孩产生叛逆心理,不利于人格的塑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LmcO3EBiuFnsJQVMc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