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艺术“耽误”的化学天才

2020-05-27     教育行动

原标题:一个被艺术“耽误”的化学天才

抽象祖师爷康定斯基说:

蓝色是最富有哲理和精神色彩的颜色,

毕加索的作品里也在用忧郁的蓝色,

表达他的郁情郁感。

蓝色在艺术史上是漫长而迷人的,

从埃及法老的坟墓开始,

再到披着蓝色长袍的圣母玛利亚,

都将蓝色视为“神之色”。

然而蓝色,

在自然界中是最不容易得到的,

今天的主人公在寻找蓝色的路上,

越走越远走火入魔,

一同走进法国新现实主义大师

——伊夫·克莱因

寻找超自然的蓝色

作为一个早熟的艺术家,

克莱因是闻着父母颜料的香气长大的。

因为父母都是艺术家,

克莱因早早就会像艺术家那样思考。

19岁尼斯海滩的天空,

让他浮想联翩。

“我被尼斯蓝天的光辉迷住了,”

克莱因想要寻找一种蓝色的阴影,

有效地打开了无尽的空间空白,

于是他的冒险开始了。

这种蓝可以神奇地

消除了地球和天空的隔阂之后,

去拥抱天地万物,

让观者能够体会,

“在宇宙中沐浴的感觉”。

实验室里“玩儿艺术”

他开始与化学制造商合作,

在工厂里鼓捣烧瓶做实验,

一种蓝色介质的合成树脂,

居然在一个年轻艺术家手里诞生了。

这种粘合态聚合物,

可以固着一种明度的蓝色,

并且不会改变色素的质感,

使用后蓝色似乎“悬浮”起来

制造出一种深度的错觉。

一个为蓝色冒险的人,

脱离了艺术的正当轨迹,

创造了“国际克莱因蓝”(IKB),

由此为整个欧洲,

掀起了更广泛的艺术运动。

玩儿观念的“黑带高手”

20岁就受洗于玫瑰教的神秘信仰,

让这个青涩少年显得与众不同,

这个深藏不露的教会成员,

参悟着深奥的智慧与历史的回声,

使其拥有不寻常的心智和认知。

25岁拿到柔道五段黑带,

让他在欧洲一时名声大噪。

不仅将柔道文化传入欧洲,

还担当教学传授他人,

这个将身体语言运用极致的人,

怎能不在艺术上“施展拳脚”

蓝色的宗教血脉性,

玫瑰色的暗示与信仰,

金色的力量与象征,

克莱因一生只表达过的三种色彩,

无一不是他内心的感召与折射,

时空回转,身心一体,

观念才可顺其自然写进生命。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1957年,

在中国还是“全民蓝大褂”的衣品时代,

克莱因开始使用裸体模特,

作为“活生生的画笔”创作观念艺术,

模特身体用蓝色油漆覆盖,

在他的指导下拖曳身体留下印记。

作品被称为“人体计量学”,

其记录的身体印象和物理能量,

怦然展现在观者面前,

用生命的原始形态去诠释克莱因蓝,

让身体反观身体,

让心灵跌宕心灵。

被“虚空”晃点了的粉丝们

1960年克莱因“虚空”展览开展,

画廊外莱茵迷们排起长队翘首期待,

然而“这一切就是个笑话”,

被清理一空的画廊,

空到连墙壁和顶子的连接缝都是白色,

空空如也。

随后他主持了单调的20分钟交响曲,

摆出1958年“跳进虚空”的照片,

从一栋建筑上张开手臂纵身跳跃,

感觉像在拥抱什么,

又像在离去什么,

也许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

塞纳河边的“秘密交易”

1959年的一天他告诉画廊老板,

他将取走全部作品,

如果客户想要购买,

仅仅留下支票交易就算完成。

这种荒诞离奇的买卖,

连画廊主都摸不着头脑。

三年后,

居然与一位意大利人达成了交易,

克莱因把买家约到塞纳河边,

将他的作品,

——《非物质会话感受区》,

其实就是一张收据交给买家,

买家则付给他一张金箔,

克莱因随即将金箔扔进河里,

而买家则按要求烧毁收据

这波神操作确实大开脑洞,

但克莱因的执念却未曾停止,

有形的作品来源于无形的观念,

无形胜有形,

无声胜有声。

这个玩柔道做实验的秘密教徒,

颠覆着艺术的认知边界,

也颠覆者自己的人生。

34岁因心脏病突然离世,

让世界扼腕,

却留下了无比传奇的一生。

作为大师,

克莱因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

想象力是感觉的交通工具,

张开想象的翅膀,

我们可以获得作为绝对艺术的无限生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ku1VHIBd4Bm1__Yzx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