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人才懂的买茶宝典,学会这5招技巧,教你买对一饼优质好白茶

2023-11-12   小陈茶事

原标题:内行人才懂的买茶宝典,学会这5招技巧,教你买对一饼优质好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之前有茶友发图片过来。

“这种饼窝一圈发黑的白茶饼,正常吗?”

实话实说,目测看去,就不对劲。

原本受到压饼模具影响,茶饼背面下凹的饼窝,颜色看着比周围茶叶深色一圈,还能理解。

毕竟,饼窝部位的茶叶受的下压力最重。

梗叶内部的“茶汁”溢出更多,发酵更重,所以造成外观颜色差别明显。

但从深色跨越成茶友来图显示的那样,饼窝中间一圈炭黑,那就太古怪了。

这说明,整体压饼技术有问题。

估计是蒸软干茶时,不小心蒸过后,压饼时,茶叶本身就处于偏软、偏韧,水汽略足的状态。

偏偏这时候,下压定型力度也没控制到位。

压饼太用力,定型时间太长。

在长时间高温紧压下,不管是什么样的茶,都会受不了。

内在茶味物质被破坏,养分滋味流失,茶香遭受破坏。

体现在最终整饼茶的卖相上,就是饼窝焦黑似炭。

而周围茶饼本身的颜色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是一片发暗,只是比饼窝略好一些。

但两者之间,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

当茶友们在买茶时,看到这样的工艺问题饼不要买。

什么样的白茶饼,才是当之无愧的好茶饼?

如何买茶饼,才能少踩雷?

在这背后,先看清这5点市场现状,很有必要。

《2》

一、用料名副其实。

不少低端白茶饼,存在冒名替代的猫腻。

比如,用月光白的弯曲长芽,压成一团饼后,标上福鼎银针饼的名义去售卖。

但大家须知,月光白不是白毫银针。

盯着茶芽仔细对比,那些白毫短小稀疏、芽头偏弯、毫香不显的白毫银针,不论散茶饼茶都不能买。

又比如,“伪白牡丹饼”。

最常见的顶替手段,就是随便找寿眉来替代。

但白牡丹饼与寿眉饼之间,差的可不是一点。

白牡丹饼的芽头,存在感更明显。

整体看着,应该是“芽白叶绿”,而不是十有八九都是绿叶占了主位。

同时,在叶片细节方面,白牡丹的嫩叶更偏细窄,叶脉纤维不突出,叶背处的茶毫数量越多。

当你看到一饼芽少、叶大、梗多的“白牡丹饼”时,不用纠结,那就是典型的假货。

《3》

二、警惕劣质边角料压饼。

之前看过一饼茶,单从第一印象就直觉不妙。

因为拆开饼纸后,饼面上全部都是粗老梗叶,用料特别差。

但买了那饼白茶的新茶友,对此浑然不觉。

“寿眉饼不都是这样嘛?”

“卖家还跟我说,这是荒野寿眉压成的茶饼,所以原料会看起来粗犷一些。”

这番说辞看似具有迷惑性,但经不起深扒。

首先,白茶寿眉采摘茶树嫩梢的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为原料,并不是只有粗老梗叶。

其次,高品质的寿眉,不能没有芽,更不应该含有木质化的硬茶梗。

再次,荒野白茶以白毫银针、白牡丹为主,基本没有寿眉。

即便有,货真价实的荒野茶,由于采茶难度大,产量稀少,达不到压成茶饼的余量。

最后,区分荒野白茶与普通白茶,看的并不是原料粗犷,而是依靠独特的荒野韵味,在茶桌上通过茶味实力见真章。

随便将一款粗枝大叶的劣质茶,美其名曰“荒野茶”,无疑是在骗人。

当茶友们看到这类型,茶梗形似小木棍,叶张粗老硕大的“伪荒野”白茶饼时,可不要再被骗了。

《4》

三、硬邦邦的“石头饼”不要买。

压饼过紧过死,是很多劣质茶的硬伤。

从散茶到紧压成饼,白茶要经历一场蜕变。

期间,压饼过程颇为考验制茶师的经验。

要求适度蒸软、包揉到位、压制定型期间用力要恰当。

压完上一批茶饼后,再接着压下一款茶饼,需要稍做细节调整。

毕竟,哪怕同样都是白茶寿眉,但不同产地、不同采茶日期的散茶,叶片厚薄不同,茶梗粗细也不相同。

要是偷懒直接“一刀切”,对上一款茶饼来说,或许是力度恰好,但对下一款饼而言就有些用力过猛了。

受到压饼定型期间,温度太高,时间太长,用力过紧的综合影响。

导致最终做出来的茶饼,硬邦邦的,类似碱水面包那样。

这种压成“硬石头”的茶饼,内部已有不少茶味物质受损流失,品质下降。

同时,撬茶时也很费劲。

哪怕同样是用上茶刀去撬茶,费劲从里面撬出来茶叶后,也基本是碎成渣沫,泡起来着实麻烦。

所以,在面临买茶选择时,尽量不买不选压饼太紧的。

整饼茶松紧适中,撬茶时能轻松撬出“片状”,这样的茶饼更值得买。

《5》

四、饼面发黑的白茶饼慎重买。

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那些,出现“黑茶化”倾向的白茶饼?

之前就见过这样的例子。

有一批紧压茶饼,号称是2018年的寿眉新压的。

但很奇怪的是,那饼茶的表面颜色特别黑,大量叶片都已经变成了黑褐色。

就这?对外说只是2018年的白茶寿眉?谁敢相信?

但对方不紧不慢,进一步解释。

这批茶的年份绝对真实,100%不是做旧,我们很多回头客喝过都说好呢。

至于这饼面颜色的情况,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新工艺,能让做出来的口感更醇柔……

听到这番话的第一时间,不知道大家是信,还是不信?

事情真相是,但凡是茶饼表面清一色发黑的白茶,慎重起见,最好不买。

不管它的身份定调是“新工艺”,还是“做旧茶”,本质都换汤不换药。

叶片都已经发黑的白茶,代表茶味受损严重,品质不佳。

就好比,将一道已经炒糊的鸡翅端上桌,将其介绍成店家特色新工艺烹饪法。

这样的伎俩,你愿意相信,愿意买单吗?

《6》

五、超过15年的茶饼,最好别入。

新手买白茶,不论散茶饼茶,不要买高龄老茶。

考虑到超过10年陈的老白茶里,精品难得。

当你白茶知之甚少时,最好先从5年内的白茶慢慢开始喝。

哪怕你已经喝了4年、5年白茶,已经掌握了一定选茶经验。

那么,从无数现实案例,也要认清一点市场前提,目前市面上那些超过15年陈的老白茶饼,不要随便买。

因为在当时,白茶还没有大规模开始压饼。

经过这些年的市场消耗后,哪里能有多少真实存量,留到今时今日?

关于这点,多结合过去十多年来的白茶发展现状,不难想明白。

哪怕那些15年陈、20年陈的老白茶饼,号称自己是老料新压,所以才能有所产出。

这同样也不可信。

因为,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存了十多年的散茶,没人舍得再压饼。

市面上,超过4年、5年陈的白茶,品质相当前提下,散茶比饼茶更值钱,不可能存在“老料新压”的做法。

若有,也不过是对外虚假宣传的幌子罢了。

《7》

喝白茶,散茶原味,饼茶甘醇。

散茶与饼茶之间,各有风韵。

不过,为了买对靠谱好茶,要擅用排除法。

那些用料乱七八糟,梗叶粗老的;

那些品相很差,叶片彻底黑褐的;

那些茶香消失,闻起来还带有闷味杂味的;

那些汤水发暗,浑浊不清透的;

那些茶味寡淡,喝下后没有回甘的;

那些叶底僵硬,摸起来手感粗糙的……

总而言之,但凡从细节比对不过关的白茶,敬而远之为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