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孩子容易与父母产生代沟?这些知识我们了解一下

2023-04-11     月情诉说

原标题:多大的孩子容易与父母产生代沟?这些知识我们了解一下

多大的孩子容易与父母产生代沟?这些知识我们了解一下

引起亲子关系疏离,导致代沟产生,除了来自孩子方面的原因,父母方面当然也有责任。

当孩子们进入青春期时,父母的年龄一般都已过四十岁。对成年人来说,45岁左右是一个多事之秋,人们往往把这一段时期称为“中年危机”。

研究者发现,处于中年危机时期的父母与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在很多方面的变化都是相对立的。

在生理方面,这一阶段的孩子与父母都对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极大关

注。作为子女,孩子在这时正经历着一个身体飞速成长和性成熟的时期,处在就将到健康、力量与性吸引力的高峰。而这时他们的父母则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吸引力失去自信,尽管他们的健康和魅力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

在对将来的发展上,这一阶段的孩子与父母都在对未来进行重新思考。孩子们是开始有能力展望自己的未来,他们对明天充满了憧憬,心里激荡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这时期大多数的父母们对未来的希望开始降低,认为自己的生活不会再有奇迹出现,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重新估计。中年以前,人们习惯展望将来的美好时光,但中年之后,人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还能活多久,这是因为中年人自己的父母已进入老年,而自己也逐渐变老,引了了他们对死亡的思考。

父母的中年危机对家庭关系会产生很大影响。在自身与孩子的双重压力下,使接近2/3的父母认为,青春其是孩子最难教养的时候。因此对这种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冲突,心理学又把它戏称为“两期斗争”,也就是指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和他们渐渐步入更年期的父母之间产生的沟通障碍和矛盾。

伴随青少年的成长,父母在孩子心中逐渐失去“权威性”,心理学家卢布斯曾用“去理想化”表示孩子对“父母也会失败”的理解。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很少再把父母看做是每件事上的权威,“因为这是爸爸妈妈说的”已经不能成为一个让孩子信服的理由。此时的孩子们要求彻底搞清自己为什么要受到种种约束,而不再是一味服从父母的各种命令。孩子们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会对父母过度“去理想化”,他们的完美和理想主义倾向使他们不断拿自己的父母与自己心目中认为理想父母进行比较,当然越比较就越不满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10岁以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很好教育,他觉得爸爸妈妈老师英雄。但是10岁到20岁进入对父母的轻视期,开始瞧不起父母,他们崇拜的人是电视明星,觉得父母天天唠唠叨叨的、胸无大志。20岁到30岁开始对父母有所理解,进入理解期,40岁之后才到了“常回家看看”的年龄,进入对父母的深爱期,他们这个时候才能理解父母原来不简单,平平淡淡才是真。因此,10~20岁的青少年最易与父母产生代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576247dfa235a7b1a57c15ab1a89e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