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朋友自远方来。
带来两盒包装精美的,茶叶。
最厚的纸板,贴了两层,做成一只大大的、高大上的盒子。
盒子上有绸缎做成的手提带子,像两条虹桥,穿过盒顶,拉出精致的弧度。
掂了掂那盒子,空的时候,没装茶的时候,就已经很重了。
上秤一称,嗯,420克。天啊,快一斤。这样的盒子提在手上,便已经感觉分量很足,哪怕只装进100克茶叶,那沉甸甸的手感,也足够令送礼和收礼的人感受到浓浓的心意。
果然,开线下店的茶人,就是比我们这些写字为生的人,更懂得市场与人心。
哪像我们家的茶叶,装在一只土得掉渣的朴素牛皮纸箱子里,虽然是出口级的五层加厚硬纸板,不懂生的人却完全看不出高大上的感觉。
这要是拿去送礼,估计会被扔到保安室,成为门卫大哥的口粮茶。
看来,打造茶叶产品的第一要素,并非内在的品质,而是,外在的包装。
包装都不入眼,谁还有耐心去试喝里面的茶叶呢?
正如一个人女生如果不把自己打扮得美好一点,想来大多数男生不会有探索她内在的打算吧。
外在美是敲门砖,若没有它,内在美只能永远藏在深闺人未识。
《2》
这盒茶叶外面,印着它的年份。
2003年。
嗯,我瞬间就懂了。相信列位看官也懂了。
掀开厚重的盖子,里面是一只牛皮纸茶叶袋,袋口是自封式的,像面包的袋口那样,打开之后还能卷回去,象征性地夹住——当然想密封是不可能的。
打开牛皮纸茶叶袋口的压条,把袋子拉开,里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塑料袋。
塑料袋的口是用面包绳扎起来的,虽然没有手工绑绳绑得那样紧,但也算勉强过关。
拉开塑料袋口的面包绳,袋内的茶叶便赫然露出了真容。
看见里面的茶叶的那一刻,我想起了礼盒上印制的那几个字:2003年,福鼎,寿眉。
原本是几个十分值得骄傲的字,但现在,却完全变成了讥讽。
这位打造产品的人,果然是好手段。
如果不是村姑陈,只是一个普通的茶客,只看过村姑陈的文章两三年、还没有积累起信赖感,并且,没有从2015年就开始了解福鼎白茶购买福鼎白茶的人,看到这茶叶,估计会如获于宝,惊为天茶。
是的,这茶叶,除了咖啡色叶片有点多之外,除了梗太长、梗太多之外, 除了闻起来没有干爽新鲜的气味之外......还真的挺像是年份真实的老白茶的——还是数量极其稀少如凤毛麟角的老白茶散茶。
一般的人,大约就想要买一点,试上一试了。
《3》
但其实,它真的不是真正的2003年的老白茶。
它的真实年份,顶多就是2021。
看,商人的心是多么的宽阔,能把2021的茶,印成2003,当中18年的时光跨越,便在一念之间,天堑弥合。
这位商人极聪明,他知道当前市场上已经不流行咖啡色的做旧老白茶了,都经由村姑陈的文字知道了真正的老白茶、老秋白茶,是五彩色的,迷彩色的。
于是,他进行了拼配。
用重度渥堆的散茶,与轻度渥堆的散茶拼在一起。
这可谓是极工心计之至。
这般的拼配法,普通人肯定是看不出来的,但凡不是2015年就开始在市场上买白茶的人,或者不是认真读过村姑陈的文章的人,也是辨别不出来的。
没有买过当年的新白茶,没有自己把新白茶存成老白茶的经历,没有亲手摸过亲自喝过真正的老白茶,怎么可能知道真正的老白茶是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手感,什么样的香气与滋味呢?
在这种高超的重度渥堆与轻度渥堆拼配在一起的“改良版”做旧老白茶面前,大多数人,会遭遇人生中最重的一次买茶“滑铁卢”而不自知。
且,还会因为终于买到村姑笔下那些不可能存在的老白茶,而沾沾自喜。
甚至来找我炫耀。
“哎,我买到真正的老白茶了,2023年的,枣香很浓郁,很好喝的。你不是说市场上没有这种茶了吗,怎么我还可以买到呢?”
村姑陈只能无话可说。
跟眼看着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
写到这里,估计有人忍不住要问了,那你是怎么看出来这茶是做旧的呢?
难道就你村姑陈火眼金睛辨识真伪,而那么多大师都是摆设?
不不不,其实能看出来是做旧老白茶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愿意说出来的人,却是不多的。
皇帝的新衣,为什么大家都不说,最后只被稚子道破呢?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顾忌,有太多的不能说,尤其身为茶界的成名人物,茶界的大师泰斗,限于身份,限于某些关系,在很多时候,只能选择沉默,选择明哲保身。
大师已经是大师了,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蹚这趟浑水。
只有村姑陈这种愣头青,固执的金牛座,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精神洁癖,才会忍不住要说出来,要揭开真相。
是非黑白,定要辨个明白。
至于村姑陈是如何看出来它是假货、是做旧老白茶,自然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依据的。
这个凭据,并不深奥,也不高深,从前的文章里不知道写过多少次,仔细读过的茶友肯定是知道的。
但若是走马观花并且不信任村姑陈的, 看不出来也很正常。
这个凭据就是,生物学。
从生物学的角度,从植物自然老化的程度,从植物老化后叶片与梗的接触以及碎断程度,来判断这款茶,究竟是新茶,还是老茶。
人类要想测定一个人是几岁,可以测骨龄。
植物亦是如此。
《5》
真正的老白茶,真正的秋寿眉,真正的老寿眉,它的茶梗,是易碎的。
不信,大家可以从现在开始,封存一箱子白茶。
三年不开箱,开箱之后,去试着折断它的茶梗,挑长一些的茶梗来试折,看看碎度,看看脆度。
再买一斤当年的新白茶,与这箱封了三年没开箱的老白茶去对比——对比茶梗的碎度、脆度。
只要是干度达标的标准产品,都可用此法来比对。
新白茶是酥性饼干,老白茶是薯片。
新茶更柔肠百结,老茶更刚烈易折。
脆度不同。
就算目测测不出来,手折几枝,便可明了。
自己的手,可不会骗人。
【后记】
至于这款做旧老白茶的香气滋味,明天的文章会奉上。
感兴趣的茶友,明天同一时间,敬请收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