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老师角度,看到的英国幼儿园课程

2019-09-30   英伦云小学

约翰爵士学校对自然材料的充分利用

一进约翰爵士学校,满楼道悬挂着的孩子们的大照片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照片有集体活动的合影,有孩子的特写镜头,每一幅特写都捕捉了孩子细微的表情,或全神贯注地观察蜗牛,或两个小伙伴一起看书,或对着镜头会心地微笑,一下子拉近了与欣赏者的心理距离。集体合照也颇为新颖,老师和孩子们不是排成整齐的一排,而是每个人做着有趣的动作和表情。无论哪一种镜头,画中人个个阳光、生动,颇具感染力。

走进幼儿班的门,我一下子被门厅里郁郁葱葱的绿萝、笼子里自由嬉戏的仓鼠、浴缸里游来游去的金鱼和在饲养盒里慢吞吞爬行的大蜗牛吸引了。仔细一看,鱼缸下方有很多标记条,条子上写着:“你的鱼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鱼画下来吗?”“数一数有多少条鱼?” “所有的鱼都一样吗?”……再抬头,一位男教师正带着几个孩子观察蜗牛,从他们专注的表情判断,孩子们沉浸其中。再往里走,更多的自然材料充斥着整个教室:鲜花、松塔、带着皮的玉米棒、丝瓜瓤、贝壳、牛角、羽毛、树枝、树叶……随处可见,就连一个沙盘里也装满了刨花、木块、石子、松塔和木棍。心中不由得慨叹:有这样的环境,自然观察课,哪还是个问题?


在一张桌子上,我看到了孩子们用黄水仙和郁金香花做画后留下的痕迹,从满桌子的颜料、沾满颜料的花朵来看,孩子们是使用花朵蘸颜料来做拓印画。观察花朵和绘画创作一并进行,是个蛮有意思的活动。

在这个班,我还看到了一面主题墙,上面写着英文 “动物摇滚乐。墙上的图画和文字展示着活动的进程:“我们阅读了《动物摇滚乐》的故事”、“你还记得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吗”、“像鸟一样拍打”、“像熊一样摇摆”、“像象一样跺脚”、“像蛇一样滑行”、“像花豹一样跳跃”、“用不同材质和结构的画笔给动物涂色”、“孩子们模仿各种动物做了相应的动作”。能看出,这个主题是由《动物摇滚乐》这本书衍生出来的。看着,想着,不由得佩服,一本图画书,竟然能延伸出这么丰富的活动,足见老师们对图画书的分析和研究多么细致入微。

乔治伊利尔特学校丰富的课程组织形式

乔治伊利尔特学校的课程组织形式,让我从另一个侧面领略了英国幼儿园课程的魅力。

校长先介绍了本校幼儿班的课程设置。她告诉我们,幼儿班的课程主要有数学、英语和森林学校。他主要介绍了森林学校的组织情况:森林学校,就是定期带孩子去森林,体验冒险,认识森林里的生物和生态,体验野外住宿的生活。从墙上一幅幅森林学校的照片看,森林学校课程的内容真的很丰富:孩子们全副武装,穿着雨靴、登山服和反光背心,钻树洞、观察树木的季节变化、搭帐篷宿营……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而言,森林学校活动,值得期待。

乔治伊利尔特学校幼儿班的活动也是分组进行的。班里三名老师每人带一组孩子,分别进行户外游戏、阅读故事和自制报纸活动。孩子们自己选择参加哪个活动,各个组不限制人数,也不要求固定在某一个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变换活动内容。在我们参观期间,大部分孩子一直待在同一个区域中,小部分孩子则在户外和阅读区之间跑来跑去。


通过访谈我还了解到,在乔治伊利尔特学校,即使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主题活动,也不要求所有孩子同时参加一个主题。确定主题之前,老师会先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你喜欢什么”,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点确定主题,如,恐龙。如果几个孩子都喜欢恐龙,则组成一组,一起研究恐龙。如果别的孩子不喜欢恐龙,可以根据他们的爱好选择别的主题进行研究。

整体来看,班级对孩子没有太多的常规要求,做什么、怎么做、保持什么姿势,都由孩子自己决定。我甚至看到,有两三个孩子一直在餐桌前吃水果,而且边吃边玩,丝毫没有紧迫感。有个小女孩,大概不愿意参加任何一种活动,于是就主动和我聊天。整个过程,没有老师关注或干涉,那种感觉,很像孩子在家庭里的活动,自由、随性,但却井然有序,没有喧哗,没有吵闹,看不到紧张、忙碌和焦虑,一切就这么自然、平静、不慌不忙。

圣约翰学校教孩子与动物相处

一进圣约翰学校,迎接我们的有校长、副校长,还有一只黑色的狗狗。校长隆重介绍:这只狗是专门教小朋友怎么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据说,在每日入园期间,狗狗会到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在我们参观期间,这只狗狗行动自由,它有时跟随我们,有时到自己的沙发上休息。午餐准备好了以后,它也有些兴奋,混在孩子们中间,向午餐供应处张望。让我不由得想起在英国公园里见到的情形:鸽子、乌鸦、天鹅、松鼠等动物,见了人不是躲避,而是赶紧跑过来和人亲近。如何与动物相处,看来真的是一门课程。

除此之外,三所学校幼儿班的课程还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重视读写训练。每个教室里都有丰富的读写训练材料,墙面上也张贴着关于字母、音节、数字的卡片。第二,重视多元文化教育。英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一个班级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孩子。班里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如了解每一个成员都来自哪个国家;认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及这个国家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校园里,经常看到肤色不同的孩子搂抱在一起,肤色差异明显,笑容却同样灿烂。

除了在校园内的考察,我从校外看到了英国幼儿园课程的另一个特点:重视公共课程资源的利用。大街上、博物馆、公园、美术馆,经常见到穿着校服参观的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在美术馆里,在每一个展厅都能遇见来参观的学生。他们或站或坐,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作品或者临摹,那种感觉,看着都是一种享受。参观后,有的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到纪念品商店选购纪念品,孩子们观察着、比较着,有时还会小声商量。同一个活动,不仅发展了孩子们的艺术欣赏和表达能力,而且学会了如何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品,以及认识和使用货币,可谓一举多得。

在课程理念上,中英几乎没有差异,在实施层面,差异却显而易见。英国每个班25~30名幼儿,3名教师负责,从师幼比来看,也不比北京的幼儿园高到哪儿去,为什么他们能做得那么从容、淡定,我们却紧张、忙碌,甚至焦虑?是因为英国采取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还是教师基本功过硬?还是另有原因?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英伦云小学通过线上整合优质英国小学资源,让孩子在国内也能体验正统英国小学课程和真实的课堂。更为孩子提供英语语言训练、入学测试、申请和注册、预约面试、参观学校、办理寄宿监护服务、体检、签证申请等一系列服务。如果您的孩子有相关的需要可以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