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霍最奢华的眼霜,却坚守至深夜的最后一刻。"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当代许多年轻人的睡眠状况。
尽管"早睡早起"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标杆,然而大多数人最终都屈服于现实的压力。一方面是因为工作的繁重,迫使他们在夜色中赶工;另一方面则是"拖延症"这个小恶魔在捣乱,明明有机会早早休息,却硬是拖延到午夜之后。
我们时常听到"熬夜损伤肝脏、熬夜导致思维迟钝、熬夜可能致癌"的警告,总以为这不过是夸大其词。然而,这些并非无稽之谈,深夜不眠真的可能提升罹患癌症的风险。
01
熬夜会致癌?
近日,一项关于“熬夜与癌症关联”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验性地确认了慢性昼夜节律紊乱,即常说的黑白颠倒,确实可归类为人类致癌因素。
所谓昼夜节律,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的“生物钟”,这是一个内置于大脑中的24小时循环时钟。它通过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保持同步,从而调控我们的睡眠、觉醒状态以及众多身体机能。一旦这个内部“时钟”出现紊乱,将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选用生理节律与人类相近的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他们观察到,在昼夜节律长期紊乱的环境下,小白鼠体内的肿瘤会自行发展;然而,当这些小白鼠的昼夜节律恢复正常时,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肿瘤转移的抑制现象,同时它们的基因表达模式也得以恢复到初始状态。
因此,对于那些经常熬夜的人来说,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至关重要。
02
这些睡眠习惯
也会导致癌症的到来
1.从不午睡
与那些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的人患癌风险降低了60%。
2.晚上睡眠短还不午睡
与那些晚上能睡6到8小时并且午休能超过1小时的人相比,那些晚上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且从不午休的人,其患癌症的风险会高出82%。
所以,假如你晚上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并且白天也不进行午休,那么你属于更容易患上癌症的人群。
3.睡眠时间短
相较于那些晚上睡眠时间在6至8小时之间的人,那些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群患癌风险增加了41%。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群体中,女性所面临的患癌风险更为显著,高出了53%。
03
熬夜时,
心脏“咯噔”一下怎么回事?
心脏内设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这些腔室间通过心脏内部错综复杂的“信号网络”紧密相连,确保心房与心室能依照既定节奏和谐运作。
夜晚时,身体逐渐步入休憩状态,对血液的需求也随之降低,此时心脏方得片刻宁静,进行必要的休整。但如果熬夜或休息不足,这一行为便会 干扰窦房结的正常指挥秩序,导致其可能 提前或异常地发布指令,进而引发一种心脏“跳跃”的错觉——即 早搏现象,让人感觉心脏似乎漏跳了一拍。
具体来说,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跳动序列中,突然提前出现一次搏动,随后又可能出现短暂的间歇,这是一种心律失常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早搏并非心脏病的专属症状,它既可能出现在健康人群中,也可能见于心脏病患者。因此,仅凭早搏并不能直接诊断为心脏病,需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04
告别熬夜,
如何睡个好觉
1.设定固定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为了提升入睡的质量,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有规律的作息。为此,需要预先设定一个稳定的睡眠时间,并着力打造一个宁静且宜人的睡眠环境。
2.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设备
蓝光辐射来自于电子设备,它会阻碍褪黑激素的正常产生,进而扰乱睡眠。为确保更佳的睡眠质量,建议在 临睡前的一个小时内,远离手机、电脑等屏幕设备。
3.早睡早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调整生物钟至良好状态,不仅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更能显著提升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4.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调整人体的生物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避免在临睡前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活动,以免干扰正常的入睡过程。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审校:郝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