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原创丨敝帚自珍也有乐(散文)

2023-12-29     真言贞语

原标题:石清华原创丨敝帚自珍也有乐(散文)

敝帚自珍也有乐

文/石清华

船到码头车到站,从此不用再上班。天不管、地不收,做段时间的活神仙,然后驾鹤西去返自然。

每天喝酒下棋打花牌,哪里好玩哪里玩。一日鬼使神差地闯入县作协群,受群友的蛊惑,在没有合适牌友时玩玩文字游戏也挺新鲜。

教了二十几年的语文,写写稿子,轻车熟路,不就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玩了几年到而今,回眸反顾,一路坎坎坷坷、磕磕碰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既来之,则安之。登天山、游长江、飘南海,走村串巷,举手投足、说笑嬉闹,皆可诉诸于笔端。笔端流淌的是什么呢?别人会看吗?会怎么看?管那么多干什么,暗自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

几个暑去寒来,捕捉灵光的一闪,抓住点滴时间,记录下只语片言。这些灵光在脑海里萦绕盘旋,时常闹得寝食不安。不安而推敲,推敲而凝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诗篇”。

忽然有一天,发在朋友圈里的稿子,有编辑要求转发抒情散文《白玉兰》。此后,先后在《人民日报》《齐鲁晚报》《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一点资讯》《江汉风》等十多家媒体平台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近三百篇。

也许“满纸荒唐言”,但写得很辛苦。偶尔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感。哪怕图名逐利弃我而去,也无妨做自己喜欢的事。玩了几年的文字游戏,苦中有乐、获益匪浅。

有事可干。刚退休的同事们相聚聊天:不上班了无事可干。喝酒神吹打牌下棋不会时时有,纵使天天如此也会生厌。出去逛一逛吧,往往是形影相吊,显得孤单。正寻思如何打发独处的日子,有位朋友把我拉进了县作协朋友圈。游览其中的小说散文、诗词歌赋、楹联杂谈,很是喜欢。从前的活动照样参加,空闲时即打开手机看一看、写一写。山水田园、吃喝玩乐、歌舞嬉戏、曲终人散,琢磨人间万象,随时随地都可记录见闻感想,十分方便,因而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事可干。

被动学习。既然要记录见闻感想,就要准确叙述、描绘所见事物。遇有不会写的字、不确定的词就得查字典;碰到不知道的事情、不懂的知识就得问。这一查一问,并不是想学到什么新知识,其实也没有了这种主观意愿。但要写稿子,就得力争写得像个样子,不得不多花一点时间。一次两次三五次也许与从前没有什么差别,三年两载过去,才感觉到基本功、知识面不仅没有随年龄的老去而淡化,反而得到了加强、有增无减。继续写下去,被动学下去,据说还可预防老年痴呆,那是多么划算。

在纠错中前进。在写稿子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可避免。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刚开始写篇三千字左右的稿子,往往会有三十多处错误,连自己都汗颜。面对错误,反躬自省,缘于基础薄弱、粗心浮躁。在编辑、朋友的指导下,这些缺陷得到部分弥补,现在基本上已经过了语言关。二是认知方面的错误。自己坚守讲台一辈子,交往面窄,对社会的了解有限。一旦踏进社会: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真真假假、是非难辨。写出的稿子,有时观点不对,有时主题不明,有时美丑不分。思前想后,必须融入社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后来在写稿时不仅注重其形式靓,更会考虑其内容美。稿子写成,反复默看,有时甚至诵读起来。只有首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哪怕不喜欢,也觉得情有可原。

敝帚自珍也有乐。写了一段时间,长长短短的稿子一大摞,发表的文字几十万。也许不是什么东西,甚至是污人眼球、耽误时间。但于我却弥足珍贵:每当喝酒打牌无人、下棋散步已累、闲暇无事独处时,把那些“鸡毛蒜皮”“陈谷子烂芝麻”拿出来翻翻,曾经的喜怒哀乐瞬间呈现在眼前。为壮丽山水、田园牧歌、挚友把盏、美人歌唱而欣喜若狂;为正义被毁、邪恶得意、善良遇欺、小人逞强而怒不可遏;为除暴安良、扶危济贫、忠厚勤劳、和谐相处而拍手称赞。一介平民,喜则仰天大笑,怒则横眉冷对,悲则潸然泪下。心中无积郁,身轻如燕,岂不快哉?

人生苦短,得让短暂的时光过得充实、快乐,它日飘飘然羽化而登仙,才不会留下遗憾。

(2023年12月27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ab95c1f9927ae9df5223783689ce0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