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光!《了不起!舞社》的女性表达有分量更有力量

2022-04-09   影视前哨

原标题:打光!《了不起!舞社》的女性表达有分量更有力量

导读:《了不起!舞社》鼓舞着节目中的“她们”朝着更好的自己进发,同时也在启发镜头之外的“我们”去发现并开启人生的更大可能。

文 | 坤同

“未来,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所有人在懵懂的青春期里不断思考着的人生命题。不久前,优酷官宣了一档女子齐舞舞社竞技真人秀节目《了不起!舞社》,这档看似聚焦于舞蹈领域的节目,却将尝试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带着观众走向探讨这些命题的更深处。

近60位热爱街舞的女孩、几乎全天候的镜头记录……她们在成长试错中做出的选择,在彼此吸引、互相靠近中重塑的自我,都将通过《了不起!舞社》为更多人所看见。正如总导演陆伟在接受影视前哨(ID:yingshiqianshao)专访时提到的,“这档节目想展现的,既是年轻女性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她们所拥有的、无限可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这档节目不止在鼓舞着节目中的“她们”朝着更好的自己进发,同时也在启发镜头之外的“我们”去发现并开启人生的更大可能。

打造“她们”的专属舞台,

让看不见的热爱被看见

《了不起!舞社》由优酷“街舞系列”原班人马打造,这档节目虽然同样聚焦在街舞赛道,其模式和立意都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样态——用陆伟的话来说,这是优酷“为街舞女孩们打造的一个专属舞台”,让她们去舞动、去追梦,让不被看见的热爱被看见、被认可。

实际上,街舞是唯一不区分性别的体育竞技项目。然而,街舞的男性舞者基数庞大,即使陆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女性舞者,但鲜有人能够走进大众视野。“很多热爱街舞的女性,甚至选择将其作为职业道路的女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曝光”,尤其是在创作“街舞系列”的过程中,陆伟强烈感受到了女舞者们对于舞台的渴望,“她们本身需要,也值得拥有更多的‘高光时刻’”。

那么,为什么是“舞社”?

这也源于陆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当下,社交已然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在社交之中,年轻人进一步塑造着理想中的自己。“‘舞社’的概念想要突出的是节目的社交属性,让我们在年轻人之间的交往中,看见这些女孩如何成为朋友、如何产生共鸣、如何成为凝聚于团队中的‘她们’。”

在陆伟的构想里,“舞社”就像是一个大学社团,“一群人喜欢同样的东西,大家相互争论、相互探讨,这种氛围是有感染力的”,来到这里的女孩因共同的街舞兴趣而相遇、相知,更将因彼此共同的成长而相融、相信。

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了不起!舞社》更加突出的是情感维度的叙事性,而非单纯追求炸燃效果的竞技性。落实到具体的内容架构上,陆伟表示,“节目真人秀部分的比例将大于舞台”,因为,相较于单纯的较量,节目更加关心的是女孩们在舞台上的较量中学会了什么、通过这档节目收获了什么。

“每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疑惑,对于将来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始终处于变动之中。”陆伟说,“但是,在青春期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懵懂的想法:‘大概什么样的人是我想去成为的人’。”《了不起!舞社》将不止让观众看见女孩们对街舞的热爱,也将让观众看到这份热爱从何而来,她们又将如何借此寻找到更好的自己。

当然,梦想并不能完全靠热爱的加持;对于综艺创作而言,关于梦想的叙事也并不足以让一档新综艺真正站稳市场脚跟——“硬实力”才是一切的前提。“故事再动人,作品不行也没用。”陆伟对此有着清晰的判断,“录制前一个多月,队员们就已经开始了长时间的集中培训,她们的舞台表现绝不会拉垮,只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不被定义的成长里,

书写无限可能的未来

顶尖舞者、各行各业的年轻舞蹈力量、校园舞蹈爱好者、专业街舞厂牌舞者、齐舞比赛冠军……《了不起!舞社》集结的近60位队员有着不同身份背景和职业背景,这种多元性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节目的张力,却给遴选过程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我们大概从300多人中选出了最后的队员名单。”陆伟回忆,其中最难发掘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职业咖”,寻找过程无异于是大海捞针,不过,在他眼中这恰恰构成了节目的意义。青春有不同的面貌,成长也有不被定义的多种样态,不同的个体提供的将是不同的人生样本,也将共同呈现更为丰富的当代年轻女性群像。此外,当异质而陌生的个体聚集在一起,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也将随之产生,“我看重是她们寻找同好的过程,也想看到她们自我突破的不同方式,所以,多元的队员组成十分必要。”

在陆伟的记忆中,有几位女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公认的“女强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得尤为出色,却背负了太多来自外界的压力;一位是节目中年龄相对最大的队员,对于自身的要求极为严格,但始终压抑着内心中最真实的个性;还有一些则是年纪偏小的队员,充满着想象力,更有浑身亟待释放的活力……而当她们站上《了不起!舞社》的舞台,面对的将是“齐舞”这样一条同样的起跑线。

“齐舞最重要的在于‘齐’,它追求的是对作品的诠释和队形的整体变化。”陆伟说,“大家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去追求做到最整齐、最团结,底子薄的队员要下苦功,实力特别强的人也需要稍微往下降一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齐舞”的设定让有着不同功底的队员重新归零,也让她们通过团队的合作找到属于自我的“破”与“立”。

为了进一步推动“突破”的发生,《了不起!舞社》的环节设置极富弹性,最大可能地给予了女孩自主选择舞蹈主题和舞蹈风格的权力。她们能够不断挑战多种青睐的舞蹈类型,节目也尊重选手实现突破、打破定势的每一次尝试,让她们得以在试错和突破中重新校准目标、更好地认知自己。

帮助女孩们“立”住自己的不仅有与众不同的赛制,还有节目邀请的社长苏有朋,以及由王霏霏、程潇、李永钦TEN、赞多等组成的主理人团队。擅长不同舞种和舞风的他们,将全程陪伴女孩们的成长,为她们提供专业的指导,解答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在陆伟看来,这五位嘉宾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共同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充满温馨且具有方向感的家庭氛围,他们见证舞台上女孩们的改变,激发女孩们的潜能,更为这一趟成长之旅“护航”。

“这不是一档由社长/主理人点评和评判队员谁好谁坏、决定谁晋级谁淘汰的节目。”陆伟说,“节目给社长/主理人出了很多难题,当他们面对水平不一的队员时,如何调教出配合完美的齐舞作品、如何帮助女孩们找到适合的舞蹈风格等问题反倒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希望,这些个性各异的女孩们能够在舞社里,找到知己,更找到自己;看准方向,更瞄准目标。

从她们到更多人,

让节目之外的思考更有力量

从“她”到“她们”,再到节目之外的更多人,这是陆伟期待《了不起!舞社》在正式播出后能够达成的意义涟漪。

节目中,热爱街舞的女孩所代表的是近60种不一样的“她”。陆伟透露,《了不起!舞社》也将在真人秀的篇幅中用大量的镜头呈现每一位女孩的独特风格和个性。在齐舞舞台上,节目也将借助一系列技术手段彰显出女性的个体魅力。例如,通过高色温灯光突显人物细节、在舞蹈编排中保证每位团队成员的中心位时间、利用搭配大光圈的单反相机捕捉舞蹈动作、通过后期剪辑的方式呈现队员专属的高光时刻等。

正因为如此,队员们的故事都将在节目中形成一个关于成长的“闭环”。从最开始的迷茫,到方向的逐渐明朗、目标的逐渐清晰,《了不起!舞社》将让每一位“她”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慢慢地知道至少在未来的3到5年里,自己最喜欢的是哪种舞蹈风格,这其实对应的是她喜欢的是怎样的一个女性角色、未来可能想成为的哪一种人。”这些思考和力量也将通过节目传递给节目之外的“她”,通过情绪和情感的双重调动,带去治愈,也带去勉励。

对于“她们”的表达,《了不起!舞社》一样有着精巧的设计。无论是“舞社”的概念,还是“齐舞”的设定,都为女孩们建构起了特别的对话空间,以及节目所延展的共同成长、经营舞社、筹备比赛等环节,展现的将是女性团结所迸发的巨大能量。此外,节目最终决出的舞团也将承载着当代女性的多元气质和精神面貌,为更多的“她们”提供自我参照的样本。当谈及对终极舞团的想象时,陆伟希望,“她们自我独立但又凝聚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找到最想要表达的方式和风格,能够呈现出女性的不同侧面。”

诚然,这档节目还有另一重意义指向——它将呈现当下年轻人最真实的样貌。陆伟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发现,如今的年轻人对于人生有着不一样的定义,所谓的输赢胜负不再是衡量人生的首要标准,他们的价值观既不是躺平也不是内卷,“进步就是胜利”正成为他们的信条。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了不起!舞社》或将成为透视当代中国年轻群体和青年文化的一扇窗,而在这扇窗外的更大世界里,属于这群年轻人的未来正在到来。

“一档综艺节目不可能做那么深,它不像一部纪录片,不像一次深度访谈。但至少我们希望的是,这些女孩能够在这个节目里,找到自己最喜欢和最想成为的那个‘她’。”陆伟也期待,“这档节目能够挖掘并展现出当代年轻人身上特有的时代气质,让他们能够被更好地认知、理解和认同。”《了不起!舞社》即将上线优酷,这档节目还将带来怎样的思考,不妨拭目以待。